近日有媒体报道:一盒仅售7.8元,治疗罕见的婴儿痉挛症的注射用促皮质素,在很多家医院难觅踪影,而“黑市”上却卖到4000元。对于廉价药荒,虽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过一些措施,但由于落实不到位,如同“开了方子,没下药”,导致廉价药荒一再上演。(10月8日人民网)
随着网络上廉价救命药被炒至数倍的新闻点击量攀升,救命药的“药荒”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对于经受过救命药“药荒”的家庭来说,向救命药喊“救命”的经历恐怕是一场不愿回首的经历。面对越来越多的人对廉价救命药的需求,政府已经针对廉价救命药的“药荒”给出对应的“药方”,但是,为何廉价药的“药荒”缘何依旧无解?
有业内人士曾指出,在药品价格管制的情况下,药厂生产这类廉价药物长期亏本或者至少不赚钱。但通过众多的事例,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尽管廉价好药依靠某些国外的高价药物可以替代,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够负担得起高昂的药品费用,一旦因为药品廉价导致生产数量减少甚至停产,那么有些需要廉价好药来挽救的生命就可能再也无法挽回。
那么,既然市场上对廉价好药的需求如此之多,政府又针对“药荒”给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为什么“药荒”还是个不能破解的难题?笔者以为,要破解这样的局面,需要医药生产商、医院和政府以及广大受众的共同努力。对药品生产商而言,生产廉价救命药也是做“良心药”。有报道称上海医药集团连续多年生产廉价救命药,但仍处于亏损状态。如果能够多一些这样的良心企业,那么救命药的“药荒”就能走出第一步。
但是,要走出“药荒”,最重要的一步在于政府。面对廉价救命药的市场需求,政府需要适当放开定价管制,在激活药品生产商之间竞争的基础上进行定价限制,让药品生产商不再“冷落”那些廉价好药的同时保证药品价格在群众承受范围内,或者在不开放定价的情况下对需求不确定的药品实行储备制度,同时将监督的角度扩大,从着重假药取缔和规范市场扩大到对医药商品趋利过度的监督,平衡市场的同时将受众加入监督队伍,从而达到各方平衡。
当然,破解廉价救命药的“药荒”不能一蹴而就,但我们希望医药生产商、政府和医院都能够看到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救命药的渴求,尽早破除廉价救命药的“药荒”。
稿源:荆楚网
作者:云舒
(作者:周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