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团伙忽悠老人参加免费健康讲座,然后冒充 “老年福利中心”“世界华人中医养生协会”等机构高价售卖假药和保健品,不少老人因此上当。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些老人在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竟然不肯配合警方调查。其中一位72岁的老伯伯被骗后,因为担心儿子和媳妇责怪,不敢告诉家人也不敢回家,更不愿意揭发“业务员”。而另一位老人,其屋中堆满各种不同牌子的“保健品”。警方细问之下才知道,老人的子女都在国外,他平日无人照顾。虽然知道自己被骗,但老人觉得“业务员”比自己的儿女还亲,因此无论如何不肯报案。(4月9日《信息时报》)
正是因为瞄准了很多老人的“情感软肋”,很多犯罪分子就大打亲情牌,向子女不在身边、而且自身对保健品等新鲜事物辨别能力不强的老年群体大肆推销,各种忽悠,这种现象已经相当普遍,俨然一种特定的诈骗方式,且愈来愈有蔓延之势。但是被骗之后,很多老人的反应让人愕然,因为思念子女心切,就将这种感情转移到与自己“亲近”的“业务员”身上,无形中就助长了这些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也客观上增大了警方查处此类犯罪行为的难度。
之所有这样说,没有丝毫责怪这些老人的意思。他们不仅是受害者,还是双重的受害者,一来,被“业务员”忽悠骗走养老钱,遭受经济上的损失;二来,子女不在身边,经历着情感需求和现实关怀的缺失。诈骗团伙理应受到严惩,这点无须辩护,但是老年人群体的“精神空巢”、情感空虚更亟需券商和关注和深思。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早已将我们当中的每个家庭猝不及防地带上跑步机。很多人在生活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某种情感上的舍弃和告别,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告别父母和孩子,在经济浪潮中耕耘生活,与此同时带来了诸如老人无人陪伴、孩子只能留守、乡土日渐远离等种种问题。而与此同时,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据统计,老龄人口已达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关爱缺失、生活不便、精神寂寞、情感空虚……给予他们真切的关爱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来说,已经有“探亲假”“孝心奖励金”等等探索方式来鼓励人们将更多目光投向老年人,但作用似乎微乎其微。只有真正把关心老年人、让老年人得到更多的精神慰藉养成为一种制度,让子女不仅做到物质上赡养,更要做到精神上的关爱。除了日常的孝敬,更关注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基本满足之后所需要的精神慰藉;同时全社会也要充分发挥社区、街道、居委会的作用,加大各种文化建设、文化活动的投入,让这些老年人能够找到自己回归的舞台,让他们真正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与国人长期以来自嘲的“上学难”“买房难”“看病难”如影相随的还有“养老难”。要真正破解这个难题,显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将他们从“骗子”比儿子还亲的位置异化中转换过来,完全还是能做到的。这就需要从亲情、制度、伦理角度给予他们真切的慰藉和关爱,因为关爱他们,就是关爱未来的我们。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璐(兰州大学)
(作者:杨虹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