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23万政和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是件美妙的事情。”廖俊波的一言一行都是这句话的注解。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是廖俊波的标签。而正是这些,让政和县政通人和。郡县治,天下安。每个地方在发展之时,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关键是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干。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历史时期,一个基层领导干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与素养、能力与作风,廖俊波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榜样。(6月9日 央视网)
让“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是件美妙的事情”,这句“俊波快语”使人想起了一个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故事讲的是三个牧童清理了一口废弃的水井,给山中的动植物都带来了幸福,但他们自己却搞不懂什么才是幸福。后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三个牧童分别从事不同的工作,十年后再相聚时,都体会到了幸福的真谛,就是:幸福要靠劳动,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这个故事让人越品味越美妙,廖俊波正是在地方为百姓“做出有益的事情”的人,难怪他能从中感受到无比的“美妙”。
“政和政和,政通人和”,廖俊波用4年的时间,就让政和从“省末位”跨入增长速度“省十佳”,其中,人民群众的幸福日子是对廖俊波的最好点赞。这一切为什么别人做不到而他做到了。最关键的恐怕是他能把满心的忧民情怀发自于心灵,体现于实践,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方父母能否把百姓放在第一位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有的人只把热情体现在口号上,做“口号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他就永远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面对自己破败的草堂,首先想到的是“天下寒士”。只要“此屋”能“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自己就算“冻死”又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共产党人正是将古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演绎到了最高的境界。想当年,那些革命先烈在敌人的百般折磨下还能笑对屠刀,让敌人不寒而栗,难道不是心中有一种“美妙”的东西在支撑着吗?廖俊波,正是秉承着共产党人这种红色的基因,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在艰辛中享受着为民服务的“美妙”,才会有不断的源动力。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毛泽东同志的精辟论述道出了为人之难。而对于廖俊波来说,心中的“好事”就是改变现状,让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于是,他坚守着一名普通党员干部的“初心”,积极响应总书记的教导,只要是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事,就坚决干,一刻不停地干。从“省末位”到“省十佳”,那是怎样的嬗变呀!在这一过程中,只有能够在艰辛的付出中感受“美妙”的人,才能够乐此不疲。面对廖俊波,试问有多少同志能说自己不汗颜?
不管说廖俊波是“樵夫”还是“蜗牛”,都体现出了那份执着。有“樵夫”的砍柴本领,有“蜗牛”的不息精神,并从中感受劳动与付出的快乐,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这种境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践行共产党人一颗“初心”,从中修炼而来。我们学习廖俊波,就要像他那样,能够在人民的“幸福”中收获自己“幸福”,从而做一名快乐幸福的服务者。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竹梅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