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何竹梅:“细功夫”出“硬本领”,“小节”岂可不拘?

发布时间:2017-06-13 10:46:32来源:湖北日报网

  在廖俊波的办公桌上,层层叠叠的材料之间,摆放着一红一黑两支不同颜色的笔。黑笔快速记录,红笔划出重点,这是他20多年前当老师时就养成的习惯。进入机关工作后,不论开会、走村入户还是外出招商,廖俊波都随身带着两支笔,繁杂的工作很快变得井井有条。磨刀不误砍柴工,廖俊波就是这样一个愿意花“细功夫”的人。“我是一个搞工程的人,却没想到他连水泥标号都记得,还能从这里抠出时间。”伊雄感慨道。(6月11日 新华网)

  身为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对闽铝轻量化项目工程“连水泥标号都记得”,在某些人看来,那是太拘“小节”了,认为这样的人过于计较,不合潮流。然而,正是拘于这样的“小节”,廖俊波才能让繁杂的工作变得井井有条。作为“樵夫”,他一直在“磨刀”;作为“绣工”,他一直在花“细功夫”。从这些“细功夫”中,我们读出的是廖俊波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崇高的为民情怀。

  记得早年看过一部电视剧,其中一位县委书记有这样的台词:“这些小事都要我亲自过问,我不是累死了!”他认为,领导干部只需作些“宏观调控”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在“小事”上去较真儿。这样的干部真能成为一名好领导吗?答案是否定的!一名领导干部,如果一直高高在上,只管什么“宏观调控”,多半是自欺欺人罢了。特别是政、商关系十分微妙的今天,一个对什么事都“外行”的领导,可能只有两条路,一是被别人架空,任其胡作非为而不知;二是被别人拉拢,挂服务之名,行狼狈之实。

  由此可见,像廖俊波这样不像市长更像工程师的领导干部,在执政为民的过程中,“小节”也难逃他的法眼。那些在他面前抱侥幸心理,试图蒙混过关的工程、项目,就打错了如意算盘。廖俊波的这一身“硬本领”从何而来?从他的“细功夫”中来。那两支颜色不同的笔,陪着他从教师走到机关,从工作员走到领导岗位,一路记录圈点,一路捷报频传。而其间的每一个“小节”,都与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是这样的习惯成就了他的事业,这样的情怀让他乐此不疲。

  诚然,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求领导干部都成为“全才”,是不现实的。但是,至少应该养成廖俊波那样的习惯,陶冶廖俊波那样的情怀。著名作家赵树理《套不住的手》中陈秉正曾对年轻的大学生们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这里的第一个“手”,其实就是一种品格,一种习惯,一种情怀。我们学习廖俊波,就是要学习他善于从“细功夫”上练“硬本领”的精神,学习他不惧繁杂,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有了这样的精神动力,才会在“绣花”的功夫中砥砺人生。

  “勿以善小而不为”,廖俊波的每一个“小节”,都体现着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中,该“拘”的“小节”不可忽视,没有这些“小节”,就构不成系统,成不了大器。廖俊波用“绣花”一样的“细功夫”,练就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硬本领”。因此,这该拘的“小节”,怎么能不“拘”呢?否则,“细功夫”没花处,“硬本领”没练成,就只有让生命碌碌了。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