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张立:“晚10点不作业”应可推而广之

发布时间:2018-03-02 11:41:43来源:荆楚网

  近年来,浙江省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今年,为进一步推进区域作业改革,为孩子的留有成长的空间,拱墅区在实施“一本作业本”的基础上,开展“晚十点,不作业”减负提质改革。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晚十点,不作业”,通过避免布置无效重复的低水平作业,精选作业,认真批改作业,鼓励家长科学管理孩子课外学习任务,关注孩子健康成长,同时引导孩子改进学习方法,提高作业效率。(2月28日 浙江在线)

  晚上超过10点,学生可以选择不完成剩下的作业,在这个写作业熬通宵、不完成作业别睡觉的主流认知之下,这股清流真的滋润了推行这一措施所在地的学生们。“晚10点不作业”的实践意义,不仅在于压缩了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更在于推进教育本身向更高质量、更加贴近教育本质方向发展。

  现实的情况是,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都在为尽早写完作业而奋笔疾书,但仍然难以逃脱通宵做作业的困境之中,结果导致越熬夜越困乏,越熬夜越厌烦,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这项旨在帮助学生远离熬夜的改革,是系列改革的一部分。从“一本作业本”的载体开始,到时间上的进一步压缩,从老师、学生、家长以及由此扩展到整个教育大系统,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优化,才能保证“晚10点不作业”能够得到彻底落实。

  这项改革,首先需要学校方面对教育进行减负,精简和优化教学内容,减量化学生作业,从而从根本上堵塞住学生熬夜做作业的来源。有媒体曝光,一些学生在寒假期间做作业要花费六七个小时,比上学期间做作业时间还长。这恰恰反衬出学校题海战术的负面作用。

  作业质量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一个载体,学生当然是做作业的主体。“晚10点不作业”,显然也需要学生从自身做起,培养有计划、有效率、有方法的学习习惯,避免拖沓、马虎、简单的学习方法,使自身的学习办法能够轻松应对学校留给学生的作业总量。

  学校在做作业方面“做减法”,必须有赖于家长积极跟进、同步配合。有的家长给学生们报了课外辅导班,无形中加大了学生课外的作业量。学校拼命给学生减负,家长拼命压担子,此消彼长,学生没有从这项改革中受益,显然不是学校“晚10点不作业”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家长“郑重”签字超过晚上10点不作业,考验的则是家长对教育改革和学习成效的支持力度,有赖于家长和孩子、与学校加强互动才能得到有力落实。

  我国很早就对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做出了规定:学生每日的睡眠时间,高等学校8小时,中等学校9小时,小学生10小时。夏季酌量增加午睡时间。但科学认知往往受到各地实践和家长错误认知的干扰,“晚10点不作业”正是“拨乱反正”的一项有益尝试。

  教育改革,最终的目标是培养新时代需要的适格之人。作业减量化、高质量化、家校互动科学化,都是这项改革的必然内容。“晚10点不作业”,需要进行不断完善,需要制度支撑,需要各相关主体有序参与,良性互动,从而突破地域限制,向更大范围推广,以此提高教育质量,惠及更多学生。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