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大学份子钱随不随?面子与里子的博弈

发布时间:2018-10-23 14:21:55来源:荆楚网

  最近,《这是一篇关于你本硕博期间份子钱的综述》的公众号文章抓住了埋头在手机上发红包的学生群体的眼球。有些原本就纠结于该不该随份子、该随多少的学生站到了“约定俗成”之外,开始审视“份子”到底带来了什么,意味着什么,甚至在同龄人之间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10月22日《中国青年报》)

  份子钱,亦称礼金,指的是中国的一种民间习俗和传统。从古代到解放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不流行送份子钱的,人们更多的习惯是送东西。在近40年,国人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钱袋子也越发的饱满,手上有了闲钱后,在参加婚庆喜事时,直接送钱被社会公众接受,也成为了祝福新人的方式。

  送份子钱或送礼品,都是表达对一对新人的祝福,其意义本身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祝愿。但是,现今社会中,份子钱已经成为了诸多人的烦恼。送不送?送多少?怎么送?都摆在每一个人的案头。因为现在的份子钱,已经基本上和关系铁不铁、情谊深不深划上了等号,且也与面子、里子扯上联系,不再是单纯的祝福。

  学生群体,因其还未正式参加工作,花费支出基本靠家庭援助,所以在面对送份子钱时,往往感到负担沉重。同时,也常发生这么一种现象,既多年未联系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突然邀请你参加他的婚礼。这类可能连姓名都已经忘却的老同学,着实让人十分纠结。碍于同学情面与缺乏经济来源,且旁人一句“大家都随,你不可能不随”,让学生群体面对喜帖时总是又喜又愁。

  有观点认为,同窗之谊莫成“人情绑票”,在“一网打尽”的利益最大化策略下,那些心智更不成熟、更不善于拒绝的“还在上学的老同学”,恰恰成了最不容放过的“猎物”。舆论场中,有许多网民认同这一观点,并调侃新婚夫妻想从份子钱中赚上一笔。当同窗情成为“盘中餐”,那也就变了味、失了真,新婚夫妻在办喜事的时候,还是要有自知之明,设身处地的思考,切莫把自己的喜事办成了别人的烦恼事。

  “份子钱”不良风气,不仅在城市流行,乡村地区也是如此,困扰大学生的根源在社会。大学生群体除了经济未独立外,其他方面已基本与成人无异,社会中的人情事故自然也成为了大学生的人情事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学生群体在没有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兼职、向父母索要的方式获取金钱,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源于社会的“约定俗成”。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或是青年人,都存在送“份子钱”的心不甘情不愿情绪。

  八项规定出台后,党的队伍建设又上新台阶,在随“份子钱”上也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丽水市、界首市等多地出台了随“份子钱”不能超过100元的明文规定。但在普通群众中,却仍未得到有效改善,“份子钱”少则两百元,多则上万元,而大学生随“份子钱”也同样存在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观念。

  得了面子,失了里子;得了里子,失了面子。面子与里子的博弈,成为社会公众讨论的重点,但舆论的腔调整体还是相对轻松,希望公众对待“份子钱”可以更加的理性,根据双方关系的亲近情况、经济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处理。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