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吴承恩故居风波,蹭热度的究竟是谁?

发布时间:2018-12-05 09:18:20来源:荆楚网

  近日,江苏淮安的吴承恩故居纪念馆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一段网传视频称,故居内陈设大量六小龄童、猴王世家等展品,与吴承恩相关的史料较少。有游客质疑“这里到底是吴承恩故居还是六小龄童故居”?对此,馆方回应称,网传“挂满六小龄童照片”与事实并不相符。(12月4日《北京青年报》)

  收起廉价的义愤填膺,也许我们必须得承认——说真的,不是演员六小龄童挡了吴承恩老先生的光,而是吴承恩故居赤裸裸地蹭了演员六小龄童的热度。

  事实再是清楚不过的:六小龄童既没有参与展陈设计,也没有干预馆内工作,更没有染指门票分成,反倒无偿捐赠过不少展品。相反,馆方在营销创意上,却始终紧抱六小龄童的“大腿”:比如纪念馆在声明中回应,自受聘担任吴承恩故居纪念馆名誉馆长后,馆方在门口挂一张他的照片并在下方标注“吴承恩故居名誉馆长六小龄童先生祝您旅行愉快!”又比如去年9月,当地的吴承恩故居广场还特地命名为“六小龄童广场”,齐天大圣蜡像入驻猴王世家艺术馆。再比如今年1月,淮安为了纪念六小龄童一家的对于猴戏的共享,就铸造了三个铜雕,分别是六龄童、小六龄童、六小龄童三位……凡此种种,居心昭然。

  说这些的意思,并非是要为谁信用背书,而是在吴承恩故居之争上,我们当清楚事件的是非本源与利害关系。第一,吴承恩故居靠演员来带流量的心思,早就一目了然,甚至是一脉相承的。这本来也没什么奇怪的,吴承恩是写孙悟空的,六小龄童是演孙悟空最好的,只要“吃相不是太难看”,彼此相得益彰也是有可能的。第二,“这里到底是吴承恩故居还是六小龄童故居”之所以成为话题,在于文化传承与发掘的跑偏,责任不在演员、而在于运营管理的官方之意。说得更直白一点,吴承恩故居纪念馆之所以让人恍惚有种本末倒置的错觉,恰在于管理者也不清楚纪念馆的真正卖点在哪里,思量来思量去,最后只能打六小龄童的主意。

  舆情汹涌,按照“所见即所得”的逻辑,自然容易出现批评的偏差,以为这是演员蹭了历史名人的热度,但殊不知的是,事实上却是黯然低调的名人纪念馆一门心思在流量思维下沾着演员的名气之光。有人难免愤愤然:一部流芳千古的《西游记》,难道还需要一个名演员来扛人气?这个提问当然义正辞严,真正的问题是:馆方明白吴承恩故居的纪念意义何在吗?或者说,这种文雅有余、流量不足的文化故居,能速成地兑现为地方旅游或招商的名片吗?理解了运作者的这种“焦虑”,才能理解六小龄童的照片为何会大张旗鼓贴上了吴承恩故居的脸。

  国家有国家的文化自信,地方有地方的文化操守。名人故居,是沉潜在历史深处的岁月符号,既不能用于“网红打赏”、也不方便出来“摇旗站台”,怕就怕少数部门动了歪心思,故居难以承受之重的结果,就是脂粉气太重、江湖味过浓。就譬如吴承恩故居里六小龄童的痕迹,不是不能有,而是不该过头。这些年,为了争夺名人故居或所谓遗址而抢破头的故事不胜枚举,只是,抢也抢了、争也争了,最后却尴尬地卡壳在保护和传承的“心术”与“技术”上,这才是最叫人失望透顶的事。

  吴承恩故居若能与演员六小龄童保持合理的亲密距离,也许终究是皆大欢喜的事。最怕馆方对演员的攀附胜于对人文的挚爱——汹涌舆情没有点破的,只怕也就是这个最底线的忧虑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