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作者专栏 > 吴睿鸫

更多

公立医院改革搁浅是民主进步

发布时间: 2010-01-12 12:27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本应该在2009年底出台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下称“方案”),现在在卫生部的日程上,不得不推迟———这一点,就连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亦不讳言。全国不同地区的公立医院复杂的权属关系以及随之而来的补偿机制不到位,是令“方案”不得不向后延期的主要原因。(《济南日报》1月11日)
  作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公立医院的变革,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医改五项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现在,原本早该面世于众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卫生部突然宣布搁浅,这不但影响到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正常进程,而且也遭到专家学者以及网友的普通质疑。
  然而,笔者觉得,公立医院改革推迟,不仅体现了我国民主社会的一种进步,也表明对卫生部高层领导对这项改革的审慎和理性。医疗体制改革关乎所有中国人的福祉,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更是整个医改中的关健链条,所有医疗体系的架构和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实,最终都要通过公立医院这个载体来实现。
  事实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搁浅,其益处则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给公立医疗改革方案多些斟酌时间,能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在改革实践中,难免会遇到利益冲突,这就需要完善而周密的改革方案,来理顺。譬如,要改革基本药物制度,药物的生产、研发和供应要靠国家政策来破解,但是最根本的问题是,医院要有主动使用基本药物费用的动力,否则,即便再便宜,再廉价的药品生产出来,如果医院医生不用的话,这项公共政策也会沦为一纸空文;再如,对于医疗保障制度而言,提高覆盖面和覆盖水平要靠制度建设,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则要靠公立医院的积极的配合,否则保险方和医院会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不断博弈,有限的资源不可能得到最佳利用,甚至形成保障水平越高、资金浪费越严重的局面。
  与此同时,给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多留些修葺时间,可以在技术层面吸纳更多的好意见,改进具体的方案。公立医院的改革目标是回归公益性,变成纯公益性的机构。但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中,都会涉及到巨大的利益分割,比如,政府对医院进行财政补偿机制如何构建,医生的经济利益如何在改革中不受损害等,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惟有对公立医院改革的议案,从技术层面吸纳有价值的真知灼见,才可能真正让公立医院在改革中减少困难与阻力。
  此外,给公立医院改革方案更多些修改时间,可以增加方案的公平与公正。在卫生部主导的方案搁浅的条件下,能用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让其他利益主体参与进来,至少能够使实现医疗改革方案制定过程更为透明,减少因搏弈后置而产生的震荡,仅这一点,意义就不可估量。
  联想到近年来,无论是《物业法》、《破产法》等法律的制定,还是一些教育、住房等改革方案,频频出现被推迟审议或者搁置的现象,这应该是民主和法治的一种进步。因为任何一项公共政策应该是社会成员不同利益博弈的结果。这些法律或者改革方案,因发生争议而推迟或搁置,都是源于不同利益的博弈,表明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开始有了真正的博弈。不同利益集团初步拥有了话语权,而不再像过去,不管是立法,还是改革,可以由少数决策者随意拍板定夺,而全然不顾及种种不同意见。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吴睿鸫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吴双建)
关键词:吴睿鸫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