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说话,但请斟酌
语言的狂欢往往是心灵的舞蹈,之所以韩寒的言论每每引来支持和反对两股力量在网上掐架,可能正像一位网友说的,“可见他的很多想法正是这个社会所矛盾和争议着的。”
其实,关于巴金、冰心等中国现代文学巨匠的文学价值并非不能争议,巴金先生自己也曾在《随想录》中说:“我呢,自己吹嘘也没有用,我在三十年代就不得不承认我不是艺术家,今天我仍然说:‘我没有才华。’”
甚至韩寒所欣赏的“文字天赋比较好的”鲁迅先生,在逝世70年时他的儿子周海婴发表的文章标题就是《鲁迅是谁》。这些都表明,不断反思才是文学前进的动力。
然而,当同样的反思出自韩寒之口时,不可避免的一场连带着谩骂、不满、惊诧的争论开始了。
我很奇怪在这场争论的大潮中,排头兵忽然从两个人变成了一个,对于陈丹青的出言不逊,很多人对之忽略不计了。难道争论仅仅因为“韩寒”二字?
其实,抛开炮轰的说法,如果你仔细看一下各家言论,你会发现事情是这样的:韩寒说,他只是个人不喜欢这样的写作手法。网友说,每部作品都有特定年代的限制,没必要抛开历史时间条件的限制空谈“文笔差”。
上帝给每个人一张嘴,都可以用来高谈阔论,这是对每个人言论权利的尊重。所以,当韩寒思考时,请上帝保持微笑。
只是,各自说话的内容还请斟酌,特别是像韩寒那样的名人。就像巴金说的:“一个作家的名字不署在自己的作品上,而经常出现在新闻中间,难怪读者们疑心他会干种种稀奇古怪的事情。”
稿源:华商晨报
作者:高巍
相关阅读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