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6日的中山商报刊登了评论,《停评“三好学生”需慎重 》。评论是针对前几日的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重庆一个基础教育学术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所说。(中山商报 2008年9月16日)
看了颇有感受。
笔者从不太前卫的中国长大。这个“不太前卫”指的是出生之时,中国国内上下还没有今天这样的科技发达和资讯前卫,还没有如此的处在潮流尖端。或许不是国家的关系,是个人内心的关系。时代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为什么这么说?在小时候,幼儿园和小学,“三好学生”在我们学生心中和家长眼里看来,都是神圣和不可高攀的,就如同挂在每一个人脖子上的红领巾一样。不同的是红领巾比较普遍,而“三好学生”则比较难得。我们每一个小学生对“三好学生”都有一种无名的敬畏感。得“三好学生”不容易,得到了,也高兴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首先要学习成绩好,这就把许多贪玩的学生拦在外面了;其次要受同学老师喜欢,笔者运气好,生得一副好面孔,人见人爱;然后要各项品德好,这就需要长期性的表现;最后是父母和老师的关系,这条是我们当初纯洁的内心都不可能知道的。好像得了“三好学生”,你就立即是无可争议的“乖学生一派”了,走到哪里,都戴着浓浓的光环。
笔者有幸得了很多次“三好学生”和几次“五好学生”。那时的纯洁,只是为了那一个荣誉,难以形容。
而现在,一切都变了。 顾明远说:“中小学校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成长。有的孩子大器晚成,在小学阶段会表现得非常一般,如果过早地给他一些‘你不如别人’的心理暗示,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现场不少教师对此表示支持,认为毕竟能获得“三好学生”的只是少数。但也有部分老师有争议,他们认为评选“三好学生”能树立好榜样,未尝不可,评选“三好学生”关键是不能只看学习成绩,在评选过程中,老师也应正确引导,让没有评上的学生不要有心理包袱。据悉,早在2004年,顾明远也曾发出倡议:废除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曾在广州教育界引起争论。不少广州教育界人士当时接受羊城晚报采访认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仍应进行,但标准应该改革,可以用鼓励学生发挥专长的新标准取而代之。“三好学生”与评奖、评优、评定学生优劣挂钩,实在不应该、实在遗憾和可惜。
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已经远去,拿什么去纪念?唯有保持“三好学生”的称呼不变,而去改革评定方式和相应的教育制度,才有可能保留这样一份纯真,为祖国的花朵,留出更多的成长空间和美好回忆。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舟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