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追问交通窗口的士乱象”的追踪报道,引起了市民的普遍关注,武汉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交委、客管处等职能部门已拿出行业整改措施,全面清查“份子钱”,违规预收的将退还,公司截留的购车优惠也要返还,注销具有垄断性质的“出租车配套服务公司”,点名批评出租车公司,在特殊时段,保证乘客20分钟内能坐上车。我们相信,打的难,的士拒载、拼客、议价、宰客,以及黑车泛滥等乱象将会有所改观,武汉城市形象将有所改善。
然而,武汉怀着雄心要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显然不应该仅仅停留于墨守成规地“管好”,还应该拿出先行先试、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的勇气,对出租车行业进行一番深度改革。只有各项改革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多个领域的创新开全国之先河,成为改革的中心,创新的中心,思想的中心,而不光成为经济的中心,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才能实至名归。
事实上,交通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于2012年2月27日曾联合宣布,从当年3月起开展为期两年的专项活动,各地将逐步推行出租汽车企业员工制经营模式,代替目前的承包挂靠制;同时,将普遍开展以车辆承包费用、休息休假等为主要内容的工资集体协商。
这意味着,中国出租车行业的改革沉寂20多年后有了实质行动。武汉应该抓住这个机遇,着力进行出租车行业改革,大胆打破承包挂靠的旧体制,以企业员工制代替承包挂靠制,消除出租车公司向司机转嫁或者变相转嫁投资经营风险,导致乘客成为最终的埋单人;让司机能够获得应有的保险、福利,最终确保乘客获得更好又便利的服务。
我们甚至认为,武汉要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一点,超越企业员工制,改革特许经营体制,改变政府对出租车行业的准入管制,打破垄断格局。
只要政府对出租车行业的准入管制不变,拥有垄断经营权的出租车公司对出租车司机仍然占据强大的话语权,出租车司机即难改写被盘剥的命运,其来自被压榨的钻营动力也永远难以遏制。只要打破管制,激活竞争,严厉监管,为出租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整体的制度力量,出租车行业对运力供需的反应就会更为灵敏,需求供给也会更为充足,而有效竞争将促成服务质量的提升,这些才是治本之策。
我们期待武汉勇敢地迈出改革大步。
来源:楚天金报
作者:廖保平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