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超市发展起来之后,人们买菜已不再完全依赖于菜场。但专业菜场包括有些地方所称的集贸市场、农贸市场等,仍是居民采购菜品特别是采购鲜活农产品的“主市场”。这类市场,有些因建得不当、管得不当而导致的脏乱差问题、敌不过马路菜场问题等,日显突出。这类问题,不单是武汉存在,日前广东省珠海市有关部门披露,当地“60%以上的农贸市场均存在此类现象”。
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是此类菜场近年来有些已实行租赁经营,有些则转为私有。他们在经营上,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赢利。摊位费、卫生费、管理费都得交,摊贩则把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菜价往往高于马路菜场。有些摊贩见顾客减少生意淡,也就陆续离开专业菜场当“走鬼”。如此恶性循环,使得有些专业菜场又只好把空出的摊位乃至大片场地,转租给餐饮、服装、汽修等行业者经营。本报昨日报道的武汉南山菜场变成了汽修店,就正是这方面的一个例证。
专业菜场也好,农贸市场也好,仍是民众所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交易场所。如何建好管好?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明确和强化其公益性。
最近,珠海市拟定并获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的《珠海市农贸市场管理办法》强调:农贸市场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场所。不管是政府有关部门专职管理的,还是政府委托企业管理的,都必须服从公益性原则。对农贸市场的建设和管理,要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规划不明确但具有农贸市场用途的市场,要经农贸市场专项规划明确为农贸市场并纳入农贸市场管理;通过产权转让已取得农贸市场产权的,应按照合同约定,不得改变农贸市场原有用途;已改变的,应在一年内恢复,否则予以查处。
办好事关民生大事的菜市场,公益是灵魂,把办好专业菜场作为一项民生大事来抓。除改造升级老菜场外,政府宜在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时,将专业菜场作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规划和实行配建制,保障其布局和规模适应居民生活的方便与需要。最好由公共管理方负责设施的维修保障,让摊贩以最低的成本入驻菜场经营。在管理方面,宜加大政府的管理主导力度,建立高效的常规管理机制,保障其秩序和卫生环境良好,力避出现脏乱差等现象。
稿源:湖北日报
作者:刘章西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