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报系言论

更多

湖北日报社评:守住网络时代的正义底线

发布时间: 2013-05-23 08:53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规范网络行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是法治社会的题中之义。面对不断变换的侵权伎俩,法律法规也要与时俱进。
  买房子之后,莫名接到推销装修建材的电话;生完孩子,卖奶粉的主动找上门;电子邮箱,时常收到细分客户的营销广告……个人信息的泄露,把每个人变成“透明人”。还有一些流传于网络、微博、微信上的谣言,写得神乎其神、惟妙惟肖,但最终还是被公安机关证实子虚乌有。(央视近日报道)
  信息技术带来生活方式的变革,也让社会的运行方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引发关注。如何让真相跑在谣言前面,需要社会管理、法治建设、公众参与,共同作出回答。
  这是一道社会管理的考题。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传播信息、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人人都是传播者,传统“我说你听”的模式,不再符合形势需要。一条个人微博,一个转发或评论,就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舆论聚集。特别是在公共事件的讨论中,官方的应对态度,信息发布的透明度,直接关系到事件的走向。官方与谣言犹如赛跑的双方,你慢它就快,你退它就进。若想杜绝谣言滋生的暗角,必须有信息公开的阳光。这也倒逼政府机关提高行政效率,放低身段,加强信息公开,建立长效舆情预警机制,关心群众之关切,回应社会之热点。
  这是一场法治力量的角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治社会的建设亦如此。十八大报告强调,注重发挥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提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规范网络行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是法治社会的题中之义。面对不断变换的侵权伎俩,法律法规也要与时俱进。对于网络暴力、网络谣言、人肉搜索等新动向,划定法律界限,厘清权利义务关系,才能让网络纷争处理有根有据。
  完善法治,立法先行。去年底,我国《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已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该《条例》在信息保护、垃圾信息、网络身份管理、部门监管等领域对网络信息保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范。有了立法保障,目前要做的就是让法条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法律盾牌的功效。将维护个人信息安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将打击网络谣言作为日常社会治理工作来抓,让不法之徒无处可逃。
  这也是对成熟公民的检验。在经历一次次网络谣言风波之后,冷静观察、理性分析,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也是教训买来的收获。作为普通网民遵守互联网法规,不猎奇、不逐腥,应该成为自觉。每个网民既是网络的参与者,又是建设者和守护者。只有人人自觉维护和净化网络环境,健康、有序的网络氛围才可期待。
  政府的社会管理跟上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法律规范对网络信息安全勇敢亮剑,社会公众自觉恪守网络世界的规则,如此,才能守住网络时代的正义底线。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艾丹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班跃伟)
关键词:艾丹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