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移植不到3个月病情出现恶化,上海一名女患者一急之下,在微博上点名道姓地向为她捐过一次淋巴细胞的志愿者“索捐”。虽然“索捐”微博后来删掉了,但事件引发的争议余波未了。3日,遭遇微博“索捐”的鄂籍志愿者柴国平现身,他在受访时表示,若该患者有需要,他愿再帮她一次。(1月6日《楚天都市报》)
纵然捐助者各项条件都符合,也没有谁能规定第一次捐赠了,第二次必须再次捐赠,“随时、体面、无条件退出”也是慈善发达国家通行的重要原则。设身处地想一想,若捐献者被求助者用如此方式被动地搜寻出来,而非本人主动、自愿,无形中降低了慈爱、仁义的人道主义色彩。
捐还是不捐,是捐献者正当的选择权利;“点名求捐”却通过眼球效应,将公众的注意力转化为对捐献者的道德压力和舆论压力。不管捐献者是否愿意,生硬地将捐献者置放到一个“道德考场”——面临着“见死不救”的道德包袱和心理压力。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面对所谓的“逼捐”,柴国平并没有选择回避退让,而是对白血病患者的遭遇有着敏感的反应能力,当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体现了难能可贵的共同体意识和“助人自助”的志愿精神,这一点值得我们鼓掌。
需要注意的是,尊重和保护捐献者的隐私,是慈善工作的基本准则。按国际惯例,骨髓捐献者和受助者双方都不应知道对方具体信息。而此次“点名索捐”中,捐献者姓名等基本信息被泄露,值得有关方面警惕。道德是慈善事业的基础,制度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保障,切莫让“点名索捐”的尴尬事件再度发生。
稿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斯涵涵 杨朝清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