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报系言论

更多

湖北日报:乡愁还需更多物质载体

发布时间: 2014-09-09 08:26:02  来源: 荆楚网  作者:李思辉  进入电子报

  今年中秋节,又有很多人漂泊在外,没能回得了家。媒体报道,中秋期间许多“北漂”以唱故乡曲、做家乡菜、集体赏月等形式寄托思乡之情。
  望月思乡,惆怅是难免的。然而,你纵使不辞舟车赶回故乡,谁又能保证不会“乡愁更甚三五许”呢?据国家民政部统计,2002年至2012年,我国自然村由360万个锐减至270万个,大量传统村落逐日消失。在湖北,这一问题同样存在。村落消失了,儿时的山丘被推平了,青石板被水泥路覆盖了,乡愁又能寄托于何处呢?
  乡愁是现代人对故土的思念,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以及对乡土中国的情感归依、精神寄托。在经济发展初期,人们为了生存而努力追求物质,乡愁不易察觉。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变得充裕了,一些原来被消耗掉的东西就变得弥足珍贵,如,好山、好水、好空气等等。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现今最稀缺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好的环境以及乡愁的载体。今天,人们急切地渴望抚摸那些曾经熟悉的物质载体以记住乡愁。常常小心翼翼地询问电话那头,故乡“石墙黛瓦、又见炊烟”的古村落还在吗?“古道西风,小桥流水”的老风景还在吗?“指引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还在吗?乡村的旧学堂或者街巷的石牌坊还在吗?让我们心灵为之颤抖的、美好的所在,正在推土机夜以继日的轰鸣中,渐行渐远。
  难道说,工业化、城镇化与乡野风貌天然就无法调和并存吗?不是的。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领先于我们,但他们很注重环境的保护、乡野风貌的保留,“城市像城市,乡村像乡村”。即便在中国,同样是搞城镇化,有的地方能够较好地保护老建筑、古村落,保存乡野特色风貌。有的地方却一味地铲掉、推平。说到底,还是对城镇化、对乡愁的认识水平不一样,对当地建筑遗存、山川湖泊的情感价值理解不一样,一些人甚至不知道独特的乡野风貌本身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如果说工业化、城镇化满足的是人的物质需求,寄托乡愁的乡野风貌满足的则是人们的精神需求。二者不仅可以,而且应该调和。
  乡愁无远弗届,是一个外延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对应乡土文化,也接续城市文明。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南京的巷子、武汉的老街都是蕴藏无限价值的乡愁载体。尊重历史记忆,保护标志性景观建筑,让人们记住乡愁,难道不应该是我们在整个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都须具备的基本意识吗?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期。从现在起,尊重、保护、留存乡愁还来得及。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态势来看,城镇化再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可能出现人口从城市重回乡村的情况。比如美国,许多大型企业搬到乡村,许多中产阶级回到了“乡村王国”。如果我们不注重环境资源的保护、乡愁载体的留存,真到了那一天,我们怎么回去?
  除了一轮明月,乡愁还需更多物质载体。今年的中秋节已经过去,游子望月的忧思暂告一段落。但是,有关“乡愁何处安放”的时代课题却仍然待解。以更科学的态度推进城镇化,真正做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显然是题中之义。
  稿源:湖北日报
  作者:李思辉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魏霭琼)
关键词:中秋节;乡愁;故土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