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个富庶之地,温州,一个新闻热地;以前,人们只要一看温州的新闻总一个钱字与一个利字,以民间新闻为指导,一会儿看到“温州太太购房团”吃下了那里整个楼盘,一会儿看到温州人并吞了那座矿山……而今,这个新闻热地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民间新闻少了官方新闻却多了;一会儿看到鹿城区委书记杨湘洪去法国考察不回国,一会儿看到官太太公费出境度假;近日又曝出温州安置房成了“干部房”;并再次成为全国“经典”。
温州的官方新闻为何如此之多又为何如此之热?依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国资处处长金佩静的话:“温州有的人是吃了饭没事做,别有用心故意制造了新闻”。
的确,温州“安置房门事件”缘于网上的一个贴子,贴子曝光了一份政府内部文件,揭露了温州市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在黄金地段超大面积建房,大大低于市场价格,把143套拆迁安置房变身成为官员住宅房;涉及的官员有房管局、公商局、检察院、公安局等等。
以此发贴报新闻,笔者认为是越多越好,只有这样的“空闲人”多了,贪心的官员才会不安,才会心里发抖。
新闻被抖露后几天,温州官方一直保持沉默不语;然而,官方的沉默不仅没有让媒体泄气,反而更让媒体对“安置房门事件”更加兴致勃勃。
媒体的“千呼万唤”使温州官方总于露出尊容,官方首先肯定:媒体所报道的内容的确存在,但官员买“安置房”并不违法,这些安置房是多余之房,谁都可买;政府还对此事件出台了四条处理意见。
官方对“安置房门事件”的表态与处理意见很快被专家所反对,专家王锡锌在央视新闻1+1节目中非常肯定的说:“温州‘安置房门事件’是一起严重违法事件。对政府的四条处理意见媒体同样一一给予驳斥。
媒体的“穷追不舍”迫使温州市政府再次作出了“回音”;
“4月15日,本报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温州“购房门”事件的始作俑者——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下称“指挥部”)一名相关官员已被温州市纪委隔离审查。记者就此向温州市纪委求证时,对方不予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4月16日)
什么是安置房?他是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安置的对象是城市居民被拆迁户,也包括征拆迁房屋的农户。由此,温州官员占买“安置房”明显在抢夺民众利益,这些官员,平时天天台上喊为民服务,到了台下就开始抢夺民众利益,这样的官员能不让民众痛恨吗?这些地方政府能建立起社会和谐吗?
虽然温州市对相关涉“安置房门事件”的极少数人采取了措施,但民众看到的是,温州市官方在处理这起事件时采用的是惯用“挤牙膏”式,没有积极与彻底。比如违法的该依法处理但他们仍依违规处理,比如对这些买安置房官员经济来源的追查,比如,这些官员这里买了安置房占了便宜,其它地方他是否同样抢夺了民众利益?
由此,笔者认为:追究温州“安置房门事件”仍不能放松。
稿源:荆楚网
作者:叶乐盛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