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刘以宾:教师动员拆迁不力被停课停薪,暗示一种新动向

发布时间: 2011-01-27 08:33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东方网1月25日报道:江苏镇江新区丁岗镇一所中心小学,多名教师因没有配合当地部门做好家属的拆迁工作,被学校强制停课、停薪,且被包括校长在内的各级领导批评“觉悟不高,没有师德”。虽然有后续报道说被扣的工资已补发,但事件的社会影响已经造成,事件背后所透视出的一些东西更值得关注。
  假如强令医生放下听诊器、手术刀去踢足球,而且足球没踢赢就被斥责为“没有医德”,要多滑稽有多滑稽、要多荒唐有多荒唐!然而遗憾的是,这种假设的荒唐在现实生活中竟然就真真切切地发生了。其实,真正耐人寻味的是校长给朱雯老师的答复:“我没有权力,拆迁办也没权力,但是拆迁办可以去反映很多事,对不对?”
  大家都知道如今各地的“拆迁办”身份比较特殊,因为它肩负着地方政府的一项几乎是压倒一切的重要使命,故被赋予的实际权力也很大。完全有理由怀疑,让小学教师充当家属说客的点子就是拆迁办想出来的。拆迁拆迁办虽然不宜直接去扣发、停发教师工资,却可以象钦差大臣一般,向一个地方的最高权力者“密奏”,只要一个批示下来,就没有啃不动的硬骨头。联想到以往在一些地方曾出现过的类似荒唐,例如下发红头文件向教师摊派地产烟酒、向所有公职人员下达招商引资任务指标等等,不难发现一条规律:缺乏约束的权力是很可怕的,因为它可以无视法律规章,可以为所欲为,可以不讲道理,可以不顾社会影响。
  尽管中央坚决防止“十二五”期间“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且试图淡化GDP,但眼下一些地方“大干快上”的苗头依然十分明显。据报道,一半以上的省市提出的GDP增长指标均在10%以上,不少地方则提出了“倍增”、“翻一番”的宏伟计划。说实话,对于地方政府以重要会议、红头文件等言之凿凿地确定下一年度或未来几年GDP增速的做法,笔者一直不解,但通过江苏镇江新区的事例,倒得出某些新的领悟:只要权力愿意“给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权力”这种东西就锁在办公桌抽屉里或装在领导口袋里,它可以随拿随用,可以快捷生效。既然不受约束的权力今天可以命令小学教师放下手中教务去充当拆迁户说客,那么,明天就有可能指示其它各行各业的人,去充当征地拆迁的“马前卒”。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以宾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艾丹)
关键词:刘以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