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都市报》:尽管2009年就曾表示过要逐步取消对机关幼儿园的补贴,但7日提交给广州市人代会审议的广州市本级2012年部门预算(草案)中,给8所机关幼儿园安排的一般预算资金仍高达7524.21万元。曾记否:在2011年广东省两会上,“财政供养机关幼儿园”是一个热点话题,“公职人员凭什么拿纳税人的钱为自己的孩子服务”作为一种掷地有声的质疑犹在耳旁,同样的信息却再度公布,其用途大抵只有一个:继续刺激公众已濒临崩溃的那根“社会不公”的神经。甚至让公众从中体味到一种傲慢和不屑:你们纳税人的钱就该为我们官员的孩子服务,我就是要补贴机关幼儿园,而且一年比一年补得更多,谁能拿我怎么样?!
北京环保局副局长“公布PM2.5意义不大”的说法与上述新闻可做一个关联。据《齐鲁晚报》报道: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日前接受采访时称,在PM10还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超标的情况下,公布PM2.5意义不大;如果把过多的财力和人力放在PM2.5监测和防治上,恐怕也不合算;至于民间自测PM2.5,则如同儿戏......以“三公”消费为典型表现,假如说政府乱花纳税人的钱就像是普遍大幅度超标的PM10,那么财政补贴机关幼儿园,则很像是PM2.5,不仅公布的意义不大,而且来自民间的“公职人员凭什么拿纳税人的钱为自己的孩子服务”的质疑,很可能象官方对民间自测PM2.5的嘲笑那般,被视为儿戏。
人们做任何事,都追求一个价值实现,而没人愿意进行毫无意义的劳动。包括政府官员在内,对政务公开的必要性相信没人会质疑,但如何让政务公开这种活动的“价值”扎扎实实予以“实现”,却是一个少有人深入思考、甚至尚不够严肃的问题。无论是“三公”消费还是对机关幼儿园进行巨额财政补贴,如果仅仅为公开而公开,在公开的同时并未痛下决心去改变甚至压根儿没想着去改变,这样的公开不仅毫无正面意义,而且其社会的副作用不可低估。
诚然,笔者绝非主张回到政务封闭的时代,也未必认同北京环保局副局长“公布PM2.5意义不大”的说法。而是试图提醒有关部门:凡公众关注的政务公开,一般都事关其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所以要公开,要么是政府已意识到问题所在,在公开的平台立下改革、完善的军令状;要么是事情已有所进步和改善,从而让公众感到欣慰;要么事情比较复杂艰巨,确实需要一个渐进的改革过程。政府以诚挚而愧疚的心情告知天下。总之,政务公开也像一个大舞台,公开者就像登台的演员,无论是唱歌还是演话剧,都需要“入戏”,都需要饱含激情,而不能生硬地、苍白无力地背台词。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以宾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