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副省长下乡的启示,本人在《百姓仇的不是官,是贪腐》一文中提到,期待每一位官员都能留一点时间,穿越排练过的官民对话、汇报材料,放低姿态用心贴近百姓。对这样的官,百姓必然不仇,而是爱戴。
这么说,更看重的是领导干部廉政、踏实、简朴、高效的工作作风。但同时,我们知道,无论在什么岗位,承担什么职责,决策、组织、协调和指挥能力,才是对领导干部一个共同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领导干部与一般群众的最大不同之处。
一是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事无巨细亲历亲为,在什么岗位就应以其岗位职责为重。不具备决策、组织、协调和指挥能力的人,可能是个好人,但一定不是个“好官”。混淆两者之间的区别,才有把业务骨干“奖励”、“提拔”到领导岗位、既伤害业务又伤害领导和群众的怪事发生。二是个人做得再好,再“青天”,也是人治,不是法治(制度治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没有哪个人可以永久,只有制度才可持续。我们身边那些“新官不理旧案”、“一个领导一个法”的纠纷,就是人治弊端的典型体现。因此,要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秩序,更依赖于领导干部调动其决策、组织、协调和指挥能力,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机制。
村官建立全村的秩序规范,县官建立全县的秩序规范,各级各岗位领导干部皆如此,领导人不在现场,社会机器依然能有序运行,管理淡化于无形之中。这才是理想的管理状态。
应该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府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管理,都实现了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到把依法行政作为基本准则的历史性转变。而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到“人才发展规划”、“教育发展规划”、“国土资源规划”,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基层,依然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上下、纵横、官民之间沟通机制不畅的问题。正因如此,“越级上访”和“越级下乡”才有市场,人们对某个“好官员”而不是某项“好制度”才会有更多的期待和依赖。
无疑,我们赞赏廉政、踏实、简朴、高效的领导人,但我们更期待廉政、踏实、简朴、高效的管理制度,让个人隐于制度之后,让百姓能像呼吸空气一样,方便的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
稿源:荆楚网
作者:程评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