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小李和尚:美德依然是社会的主流

发布时间: 2012-03-07 08:46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一本小小的存折,上面写着“鼓楼区青少年美德存储卡”,粉红色的封面画有两个爱心图样,内页则分栏目写着“日期、事由、受助方、存入、累积、签章”六个项目,这是福州市鼓楼区新近在区内4万多名中小学生中推行的“美德存储卡”,卡里的积分将作为评选一年一度“美德小少年”的重要依据。(《东南快报》3月6日)
  福州市鼓楼区教育主管部门借鉴南宁、昆明等地经验,推行“美德存储卡”的行为可谓用心良苦。我们可以设想,4万多名中小学生积极争作“美德小少年”,通过学生带动社会参与,社会美德将进一步弘扬。但这毕竟只是“理想”,现实未必能够奏效。而且,一旦给美德行为加上 “内心目的”和“外部依据”,该行为就已经功利化,所谓“美德”便不再“美”,亦难以为“德”。更让人质疑的是,教育主管部门推行的“美德存储卡”的前提是什么?
  这些年,各地“炫富”嘴脸风靡网络并愈演愈烈、广东“小悦悦事件”路人对生命冷漠、接二连三的“助人为乐”被误解甚至被“坑害” 、为着一点蝇头小利父子反目……这些让人一度怀疑“道德破产”,有人大呼 “拯救道德”已经迫在眉睫。对于社会道德的处境,作为公民,就个案发表议论,出于表达需要,不免有“以小见大”的嫌疑,适当夸大还有利于纠正个体行为。但是,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从公正、正面和全局的角度引导社会,应该对社会树立信心而不是如临大敌。
  其实,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还是好的,弘扬传统美德是依然社会的主旋律。“小悦悦事件”、“扶不扶老人”等质疑社会美德的不和谐杂音,与汶川地震展现出来的 “国家有难,舍我其谁”的汶川精神、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全民救助精神,是个案与主体、偶然与必然的关系。以个案和偶然推导出“道德滑坡”甚至“道德破产” 的论调确实有些危言耸听。
  在美德依然是社会主流的前提下,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做的是在意识形态上弘扬美德,而不是具体“拯救”。意识形态上可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制定德育教育指导规划,加大宣传社会美德行为等,而不是越俎代庖代替学校推行“美德存储卡”,更无需以官方姿态确定美德的“内心目的”和“外部依据”。
  稿源:荆楚网
  作者:小李和尚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小李和尚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