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宋殿华:政绩考核是救治“民以食为忧”的良药

发布时间: 2012-03-13 08:4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屡禁不止、屡打不绝,说到底就是‘九龙治水’、多部门多头管理的问题,而为何多头管理,归根结底是部门利益壁垒的问题。”昨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国政协委员马虎成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3月12日21CN新闻)
  致癌牛奶、染色馒头、墨汁粉条、美容猪蹄、香精饱子、瘦肉精、毒豆芽、地沟油、老陈醋……,这些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不乏一些知名企业,一些黑作坊、黑窝点更是猖獗,在暴利面前,不顾百姓死活,非法生产。使食品安全事故呈现星火燎原之势,食品安全屏障变得不堪一击,透过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故,不难发现食品安全监管的严重缺失。
  食品安全工程是涉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要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必须狠下心来、痛下杀手,要把提高食品安全上升到执政理念、服务民生的高度来认识。前些年,在GDP至上考核体制的影响下,政府的职能是追求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对问题企业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干脆为问题企业撑起了保护伞,将问题企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的结局不但是社会公众不满意,也将问题企业推向了尴尬的境地。如此看来,只有将食品安全纳入政绩考核,地方行政领导才能忍痛割爱,对企业严格要求,主动抓好食品安全。
  笔者认为:只有行政领导对食品安全重视了,才能解决好监管缺失问题,一是能加强食品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理顺好食品安监部门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的问题;二是能更好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食品安监投入,割断执法人员与问题企业的寄生关系,走出“养鱼执法”的怪圈,实现食品安全的全链条监管;三是才能更好的健全完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治、法规,制定出更加有效的食品安监运行机制,以法律为准绳,对问题企业严惩,决不姑息,真正起到威慑作用,筑牢食品领域安全意识。
  “严是爱、松是害”,只有将食品安全纳入政绩考核,真正做到与地方官员的“乌纱帽”同步联挂,与官位同进退,才能斩断食品领域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食品监管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企业才能树牢食品安全理念,人民的生命安全才能得以保证。
  稿源:荆楚网
  作者:宋殿华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宋殿华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