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定小伙刘洪安迅速走红了,只因他炸油条时不使用“复炸油”。他的速红让他自己都感觉意外。“油条哥”速红是人们对他使用“良心油”的一种赞许,更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期待。不过,从“油条哥”速红现象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民众无奈的选择。
“油条哥”不使用“复炸油”,听起来好听,但实际上他的油条也并不是十分安全健康的,只是相比其他油条摊儿来说,健康了一点点。要知道,“油条哥”一天要用30斤油,炸到最后只剩下5斤,也就是说他耗费掉的25斤油一部分被炸进了油条里,也有相当一部分化作油烟了。从第一根油条下锅,到90斤油条炸完,都是健康油条吗?明白人一看便知。
而且,“油条哥”每天的剩油也并不是都扔掉,而是把表面看似澄清的油放进拌凉菜里。众所周知,炸油条的油在锅里是上下翻滚的,从30斤油炸到只剩5斤,这5斤剩油都是30斤油中的“精华”了,表面看还很澄清,看不出有炸糊的焦色,但里面也含有毒有害物质,也是不能食用的。
“油条哥”这也不是很安全健康的做法,却一下子红了,这说明民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就是这并不是很高的要求,却仍得不到保障,一直侵蚀着民众的身心。“油条哥”速红,这是民众无奈中的选择。之所以无奈,只是因为这比其他油条摊儿好点儿,“油条哥”是矮子里面选出来的“将军”,虽然他没有到达完美无缺的地步,但也已经是“制高点”了。
其实,如果生活中每一个油条摊儿都能不使用“复炸油”,那么也就没有“油条哥”走红的机会了。这也恰恰说明,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上政府还没有做到位,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食品安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油条哥”的良心油条只是向食品安全迈出的一小步。
而且,相关部门应该出台安全油条的标准,例如对一锅油的高温加热时间应做出明确的规定。还要加强油条产品的监管,一旦查出有超标违规,就必须给以严厉的惩罚,这样才能让“复炸油”彻底退出油条市场,永远也进不了群众的口中。
并且,油条的问题不仅是“复炸油”,还有铝等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等。并且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只是油条,不管是什么,只要是生产的食品,就都应该有相应的标准,都应该有监管,都应该保证老百姓吃着放心安心,吃到嘴里以后安全可靠。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全社会人们的健康,所以,不应该让民众的无奈选择变成“油条哥”速红的原因。
稿源:荆楚网
作者:赵艳生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