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新:企业走出国门天地宽
发布时间: 2012-08-31 17:34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截至8月29日,我国有5家轮胎企业在东南亚等地建设轮胎厂,其中赛轮股份有限公司在越南的项目有望年底出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鞠洪振表示,这些企业形成了示范效应,还有多家企业也在谋划到国外建厂,我国轮胎企业“走出去”办厂的步伐有加速之势。(8月30日《中国化工报》)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无论是在海外资本输出,还是在海外投资建厂,抑或是在海外知名品牌树立等方面,却鲜有令人振奋的突出成绩。现在我国轮胎企业开始在东南亚等地建设轮胎厂,到海外谋求发展,从而实现内外呼应互动,可谓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近年来,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如橡胶轮胎、磷酸盐、草甘膦、多晶硅等,时常遭遇输入国的“双反”调查,严重影响我国化工产业在海外市场的声誉,也使相关企业付出了过多应诉精力和费用。据统计,我国轮胎行业已陆续受到十多个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以及美国、印度的特保调查。当国人还没走出美国轮胎“特保案”的阴霾,又蹦出个哥伦比亚反倾销调查。正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哥伦比亚贸易、工业及旅游部在6月的公告称,将对进口自中国的子午线卡车及公共汽车轮胎展开反倾销调查,如此闹腾,实在让人不爽。如果走出国门去建厂,可直接在国际市场上融资,甚至可以在东道国就地筹资,这样不仅扩大了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同时就地采购原料,就地销售,还有效避开了贸易壁垒。这诚如杭州中策橡胶董事长沈金荣所说,在泰国建厂后,中策的哪种产品遭到反倾销,泰国基地就可以生产哪种产品,形成“国外生产,国外销售”的新型市场战略。
经济发展必须以需求的扩大为前提,而一个国家的总需求包括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在有效需求不足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现阶段,一方面立足于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来扩大有效需求,另一方面也应更加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来拓展新的空间。有报道说,山东威海的三角轮胎产品目前销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出口额同比翻了一番,其中俄罗斯市场同比增长186%,辐射带动中亚等其他国家市场同比增长63%;对巴西市场出口额同比增长179%,辐射带动中南美洲其他国家市场同比增长83%。可见,走出去建厂尽可能利用国外资源也是必然的选择。
我国轮胎企业海外建厂有四大动力:一是能够规避国际贸易壁垒,保持企业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二是东南亚轮胎需求增长,特别是西方国家普遍对东南亚实施优惠的双边贸易政策,加之中国东盟自由经贸区的建立,东南亚轮胎市场前景看好。三是目前我国轮胎企业海外建厂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东南亚拥有全球70%的天然橡胶,橡胶供应充足而且运输成本低,价格相对稳定,对我国轮胎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四是海外建厂因直接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一切经营活动必须按照国际商贸惯例去执行,所以更容易引入先进管理方法,快速提升自己的综合管理水平。
有人把国内市场比作游泳池,把发展中国家市场比作大河,发达国家市场则是汪洋大海。“到中流击水”,中国有实力的企业挺进竞争最剧烈的发达国家市场,寻找新的更大的生存空间,是企业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实力壮大的需要。正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富才所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经营者,应当具有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的风范,到国际市场上为国家创造财富、赢得荣誉。当然,要“走出去”并能持续发展的话,就必须遵循国际惯例,能经受国际上挑剔的眼光的考验。比如我国载重汽车轮胎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万-6万公里,而国外先进水平为10万公里以上,这就表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立足的法宝必须靠核心竞争力。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核心市场和核心技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才会有立足之地。因为在国际大舞台上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涉及到企业背后的机制。最终决定企业在海外能否蓬勃发展的,还是企业自身。
稿源:荆楚网
作者:冯新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陈莉霖)
关键词:冯新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