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撤销公路收费站,本应该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但宁夏吴忠市的这件好事却变成了窝心事儿。宁夏吴忠黄河大桥辅道桥在今年7月撤销了存在10年的收费站,正当当地群众拍手称快的时候,当地政府部门却在路口设置了路障,通车道变成了死路,行人和车辆都无法通行。当地群众表示难以理解。
“要致富,先修路”;“修路筑桥,造福百姓”,诸如此类的口号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正因为越来越认识到道路交通便利与否对于发展经济、致富群众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各地都不遗余力加大路桥建设的投入力度,直至出现了收费还贷的路桥负债运营模式。但收费过高、超期收费、收费多还贷少等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并且日益突出,不少收费路桥沦为牟利工具,甚至出现暴利经营,公益性越来越边缘化,备受有识之士和广大公众质疑。
过重、明显不合理的路桥收费,不断加重民众出行和物流等相关产业的成本负担,造成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失衡,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治理路桥乱收费,停止到期、超期收费路桥收费,来自各界的呼声不断高涨,但几乎无一例外地遭遇不同所有制性质路桥经营单位的消极抵制,吴忠黄河大桥辅道桥的收费站撤销后,政府随即强行封闭道路,如此赤裸裸的报复性举动,不能不让人发出路桥为谁修建的拷问。
尽管当地官方回应封路质疑时一再强调是基于安全考虑,但这一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明显是在侮辱公众的智商。10年收费未见安全隐患,一朝停止收费安全问题立马出现了?不只这样的“巧合”太荒谬,高速公路辅道桥不让通行,安全性更差的浮桥却允许通行,这是哪门子道理?3公里外的黄河新桥收费站无疑给出了答案,“撤旧建新”、“停旧增新”或许才是“醉翁之意”,说到底就是要将收费进行到底,不愿意切给路桥惠民这块蛋糕。
一边撤站邀功,一边封路抵制,叫人实在不忍用坊间那句“既要做某某,又要树某某”来形容。最近郑州黄河大桥停止收费在赢得叫好的同时,违规多收16年14亿再度引发舆论的广泛质疑,而据近日央视报道,中原高速的实际控股人是河南省政府,迫于中央压力才决定停止收费。联系种种收费乱象和巨大免费阻力,不难发现当下的高速公路发展模式已然与当初的宗旨大相径庭,下大决心、加大力度,正本清源,厘清路桥为谁建的问题,从执政理念层面进行更为彻底的治理和矫正既必要更紧迫。
来源:荆楚网
作者:范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