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水货客”和“拖粉族”,香港出台奶粉供应措施,成人出境将限带1.8公斤奶粉,以一罐0.9公斤奶粉计算,即相当于2罐奶粉(2月1日《新快报》)
香港,一个不是“奶都”的城市做了奶库,但是一番越俎代庖后却并未感到庆幸,反而冒着城市品牌度下降的风险出台闻所未闻的“限奶令”,这样的新闻读来确实有趣。当然,我们可以按报道所说把脏水全往“水货客”和“拖粉族”身上泼,因为是他们直接逼着特区政府行此现世罕见的壮举,但是倘若按“有买才有卖”的线索以及消费者舍近求远的错位逻辑来看,大陆不能让人放心的食品安全环境才是此次闹剧的导演。
你看,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人率先联想到的不是什么中华优厚的饮食文化,而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已知和未知的食品猫腻丑闻,诸多提心吊胆,怎一个惧字了得。既然自家的东西吃得不放心了,当然就想买舶来品,因为外国货把关标准信得过,可是外国货太贵,且国内供不应求还有山寨假货,当然就买可与媲美的香港货了,这是一个正常人的合理思维。由此,诸如不是特区人抢喝特区奶的典型黑色幽默剧也就拉开表演序幕了。
事实上,我们不能说中央不重视食品问题。记得王岐山副总理就曾经说过:“现在很惭愧啊,刚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很不好意思,这件事情很不好意思。”高层以愧疚之姿重视,可是有些食品行业却就是不争气。就拿奶品话题来说,自“三鹿事件”以来,民族奶业一蹶不振,洋奶粉蔑视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值规律却仍披星戴月,受捧不止。但是国内某些大型民族奶企却依旧延续问题不断的势头,基本上是秉持问题不断而来,道歉接踵而至的传统作风。可是哪位家长会让自己孩子去做这类奶企锻炼危机公关口才的实验品呢?
目前,出口产品和国内产品的标准还是照旧二元,国内产品安检的拳头仍旧疲软是一个事实。而圣人早就说过:“知而不行,不为真知”,仅仅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而不能够在行为上保护食品安全就不算知道。政府必须要有一个能够让人放心的安检和处罚保障行为,才能不在食品问题上让大国之身份失范。
毫无疑问,食而无品隐意他律升级呼声,如果买食品要一直睁大眼睛,吃东西首先要想到闭紧嘴巴,生活若如此多焦,幸福也就真成了黑色幽默了。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这是几何学上的一个常识概念,而让问题食品退出历史舞台,真正去点社会公平和谐的题,从不好到好,即使不能走直线也应该走最优曲线,必须用迅捷之行建立一个可靠的升级版的食品安全体系。
稿源:荆楚网
作者:文峰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