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市委常委会7日研究决定,提名免去“火箭提拔”的徐韬湘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职务,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按科级职务安排相应工作。(5月8日北京晨报)
曾一时闹得沸沸扬扬的“火箭干部”湖南省27岁副县长徐滔,被湘潭市委常委会提名免去副县长职务,这一结果对于众多“围观”网友而言,应该算是比较“满意”的答复了。然而,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到,公众对于干部提拔,尤其是年轻干部提拔带有严重的“有色眼镜”。当然,这样的“质疑声”主要来源于公众对于年轻干部提拔必定是“官二代”或“潜规则”的定向思维。
跌宕起伏的“徐韬事件”到此算是暂告了一个段落。但作为旁观者,我们更应该冷静的思考“徐滔事件”深层次的原因。其一,干部选拔缺乏公开透明。目前干部的选拔方式虽然也有严格的程序,但群众参与监督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公众缺乏监督“主动权”,自然会持有“怀疑”态度。其二,政府的网络应对能力有待提升。目前网络上大量充斥着仇官、仇富的情绪,有些网络媒体的报道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更是发酵了公众对“年轻干部”提拔的质疑。而政府部门在应对这些负面舆论时,却找不到抓手,甚至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办,工作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当然,组织人事部门也不能因为这次事件就“因噎废食”,选拔年轻干部是领导干部新陈代谢的重中之重,年轻干部登上历史舞台是必然趋势。只是在选拔的过程中,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让选出的干部不再被群众“指指点点”,这是组织人事部门应思考的“长期课题”。
稿源:荆楚网
作者:谭建新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