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李亮:车主怒砸车,维权路上埋下什么“坑”

发布时间: 2013-05-15 09:58:54  来源: 荆楚网  作者:李亮  进入电子报

  5月14日,第12届青岛国际车展开幕。上午,一辆价值260万的黑色玛莎拉蒂总裁停在会展中心南门外广场,10时15分,四名男子手持铁锤砸向这辆玛莎拉蒂。车主朋友张先生表示,因为福日集团下属欧利行车行修车时旧件当成新件来用,车行经理承认错误行为但数月来一直没有解决问题,才会在车展上砸车。(5月14日中国山东网)
  一个普通的售后维修事件,原本可以通过双方开诚布公、互相协商就可以解决,但最后却演变为了“壮士自愿断臂”,商家名誉扫地的两败结局,令人扼腕痛惜,纵观事件过程,不仅反思,维权路上究竟埋下什么“坑”,最终导致如此结局。
  第一个“坑”是蒙蔽,企图扼杀消费者的知情权。知情权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车行在不经过消费者允许的情况下,企图以旧充好、以次充好蒙蔽消费者,被消费者发现以后却拒不承认,按照市场规则,是典型的商业欺诈行为,是车行有错在先。如果当时车行事先就和消费者讲明白,讲清楚,消费者的怒火也不会被燃起。
  第二个“坑”是尊重,缺乏对消费者权益的基本尊重。相互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商家对消费者维权首先要有尊重之心,更要有敬畏之心,而不能“恶人先充大”,摆出一出毫不在乎的样子,甚至采取拖延战术,企图磨掉消费者的脾气。既然有错在先,就要勇敢承认,对消费者的权益诉求及时回应,并做到公平合理的解决,这才是对消费者最基本的态度。
  第三个“坑”是渠道,消费者维权渠道还没有完全畅通。车主砸自己的爱车不可谓不痛心,但更是无奈之举,与车行协商不成,其他的渠道也走不通,只能采取偏激手段。如果有保护消费者权益部门及时介入,及时协调,或者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相信事件不会越拖越大,酿成今天的局面。
  车要畅通,起码公路不能随便挖“坑”,更不能有“暗坑”,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同样如此。只有把这些“坑”补全了,才不会再出现消费者如此大的愤怒声。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亮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杨虹磊)
关键词:李亮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