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李亮:公务员升职无望去种田,谁给的自由?

发布时间: 2013-05-24 08:39:40  来源: 荆楚网  作者:李亮  进入电子报

  永州市零陵区黄庆玖在乡镇人大副主席干了两届以后,感觉升迁无望,主动申请调到清闲单位,零陵区石山脚乡承包200多亩农田,做起了“种田大户”。(5月23日华声在线)
  基层公务员升迁空间太小,工资待遇较低,为了个人前途、家庭幸福自谋出路,表面上看合情合理,但“在其位谋其政”,作为公务员来讲,占着国家编制,端着财政饭碗,自当为民服务,而不应该“肥了自留地,黄了责任田”。
  这种现象在基层公务员成为普遍现象,除了客观原因之外,还有多方面的现实原因。一是人事制度的先天性弊端。在官场,崇尚“年龄是个宝”,为了年龄的梯次合理配置,干部提拔往往设置年龄限制,超过年龄往往被划到视线之外,基本宣布了政治生命的结束,作为基层公务员来说,本来升迁空间就小,年龄的优势往往突出的更加明显,所以导致很多公务员超过年龄提拔界限,在无望的前途面前自然进取心滑坡;二是中国人讲究论资排辈的惯性思维。中国人讲究长者为尊,讲究个人资历,但用到工作上未必是好事,作为单位的“老人”,单位领导往往照顾一些,年轻人也不敢有怨言,所以,到达很多基层公务员到达一年年龄,就会有吃老本,自由主义的倾向;三是监督制度的缺位。尽管对在编不在岗、吃空饷监察力度不断加大,但很多地方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喜欢做老好人,不愿意得罪人;四是个人自我满足,追求现实利益。很多基层公务员感觉升迁无望,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转而追求个人的现实利益,利用个人积累的权力和人脉资本为个人谋利。
  事情表面上看问题不大,“反正闲也是闲着”,但其实影响却很恶劣,对单位来讲,影响的人气,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引发同事们对不公平感的焦虑,不利于单位形成干事创业的氛围;对地方来讲,放任这种现象,不但是对当地人民的不负责,相反如果这部分谋得利益,这种效应可能诱发更多人走上这种道路;对国家来讲,拿着纳税人的钱,干着自己的事,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评价,导致人民群众不慢。
  李克强总理讲,官商两道,既然做了官,就要断了发财的念想。无论个人生活多么艰苦,无论工作多清闲,“食君之俸禄,忠君之事”,如果真的想发财致富,别总惦记自己,不妨带上人民群众,这应该也是自己的分内之事。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亮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杨虹磊)
关键词:李亮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