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晨报》报道,由于挂失后的身份证仍可继续使用,大量遗失、被盗身份证正通过网络进行非法交易,并被广泛用于开办银行卡、信用卡,掩护诈骗、洗钱活动。对此,公安部回应称:年底登记指纹。
身份证登记指纹,能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能,并有效防止冒用他人身份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实为好事一件。可指纹登记毕竟涉及到全国民众,牵一发而动全身,这背后的成本与配套措施实在不能忽视。
众所周知,身份证件换领等需到户籍所在地,然而现在很多人并不在户籍所在地工作、学习。假如为了登记一个指纹而不远万里回到户籍所在地,路上的花费与占用的时间,该由谁来负责?这是其一。其二,国家机关及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并未安装指纹机。既然登记指纹的工作正在缓慢起步,那么匹配指纹机的工作又该何时开展,费用又该由谁承担?
这些问题相信自会有相关部门解答。但有一点显而易见:不论配套措施如何跟进,弥补身份证缺陷的成本不应由民众买单。毕竟,当初拍脑袋做决策的不是普通百姓。
早在2007年,就有媒体曾报出,由于二次身份证需两面印刷,按年人均因各种需要复印身份证5次、每页平均0.4元估算,年人均多花复印费2元。再按照16岁以上人口约10亿人,即使1 / 10的人有复印需求计算,那么全国每年多支出复印费就是两亿元。可直到现在,二代身份证仍然坚持正反两面皆有信息。
如果当初二代身份证在具体设计上能公开征求意见、倾听民众的声音,或能借鉴外国的经验,或许今天,这些劳民伤财的事情都可以避免。正是由于这种“代民作主”的精英思维作怪,二代身份证才会出现先天缺陷。因此,普通民众没有义务为决策者的失误背书。
可缺陷已然存在,多说无益。只希望相关部门在弥补缺陷的同时,能够做好配套措施,不要让民众品尝决策失误的苦果。比如,公安部门能否考虑为外地人口在本地开设指纹采集的通道;在指纹登记还未完成之前,采取些许措施杜绝或减少身份证犯罪。
这不是对决策者的苛责,仅仅只是因为一个决策一旦拍板,就涉及到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希望这一次的身份证缺陷能给所有决策者提个醒:做决策,谨慎,是重中之重。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艳秋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