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凌国华:“老课本热”启示转型社会须厚植人文情怀

发布时间: 2013-12-04 08:45:30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凌国华  进入电子报

  11月29日,王星在自己的微博“启轩室主人”中上写道:“【关于《日课2014》】从清末民国的万千课本中选出365个碎片,放在一起,还在闪光!”从11月19日开始销售,很多人被《日课2014》的闪光击中,短短十天里首印的一万套已然销售殆尽,而《读库》的微博显示,《日课2014》的再版预订已在进行。虽然只是一套荟萃民国老课本精华的日历本,但《日课2014》的热销表明从2010年开始的民国老课本热潮至今仍在继续。(12月3日《新京报》)
  清末民初老课本重印引发社会热烈反响三四年后,《日课2014》使这一文化现象得到赓续。跟之前的老课本直接翻印不同,《日课2014》对老课本内容进行精心拣选,利用日历本的形式,将富含人文情怀的老课本菁华,跟实用的日历本有机融合,精准呼应了现代社会的人文需求,兼具文化情怀和实用价值。《日课2014》首印一万套十天即销售一空,在人们心灵深处引起的文化共鸣可见一斑。
  按理说,这些有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历史的老课本,离今天的生活已经相当遥远了。然而,无论是《开明国语课本》、《商务国语教科书》、《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的原汁原味,还是取材于老课本文化精华的《日课2014》,其中包含的人文情怀和文化悲悯,是人类社会一以贯之的文化基因,在任何时代都不该埋没。在精神文化发展相对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脱节的当下,老课本中散发的人文慰藉显得更为重要。
  对民众不甚满意的当下教育生态而言,清末民初老课本所蕴含的人文情怀,恰恰是当下板结的教育土壤所亟需的时雨甘霖。民国老课本之所以在今天形成一股文化热潮,缘于其在相当程度上契合了教育的本质,那就是将教育对象看成活生生的人,致力于树人立人,让教育真正发挥出文以化之的涵养功能。“春风至,杏花红,母命儿,去发蒙,儿勤读书母自喜。弟弟妹妹花下戏,花下不可戏,伤花失母意。”以及“清明节”“农夫插秧”等内容,其中包含的朴素的自然生态教育和基本的生命教育等现代素质教育内容,对于培养孩子的自然生态意识、健康意识和悲悯情怀,具有积极意义。这在当下贫瘠的教育土壤和功利化的教育格局中显得尤为珍稀。
  随着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急遽提高的同时,不可否认,我们精神文化生活前进的脚步显得有些拖沓。在步履匆匆的时代浪潮裹挟中,个人向前走的脚步显得有些难以跟上节奏。过度沉湎于物欲追求,不幸拖累清新的心灵蒙尘,文化甘泉不再汩汩涌流,心灵陷入一种文化饥渴的状态。在物欲横流和多元价值的漩涡裹挟下,急匆匆的脚步让灵魂有些无处安放。不论是小学生毕业留言要“为人民币奋斗”、种种充满“围堵思维”的“最牛校规”,还是公交车争座位大打出手、无良老人摔倒反讹救助者,种种社会乱象,都在某种程度上暴露出时代快节奏冲击下的正道人心。这种情态,投射到城乡二元化背景下的时代转型期大幕上,呈现出光怪陆离的吊诡。
  在某种意义上,民国老课本恰巧温润了当下人们的心灵和情感干涸,给步履匆匆、内心焦灼的人们上了一堂及时的人文教育课。虽然当下重印或拣选的老课本,内容大都是针对儿童的,但其中散发出的温润情怀,对于整个社会仍旧有着非凡的启示意义。社会转型期,一方面是物质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人文情怀严重萎缩。“老课本热”启示我们,现代社会尤其是转型社会,更应该厚植人文情怀,关注人的心灵慰藉,用人文情怀融解社会负面情绪,化解社会戾气,弥合信任裂痕,警醒社会粗放发展方式的弊端,反思当下我们缺少的东西。不妨停一停匆匆的脚步,让灵魂赶上来,让心温润起来。
  稿源:荆楚网
  作者:凌国华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杨虹磊)
关键词:凌国华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