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南商报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民众羡慕公务员,六成受访公务员称有过辞职念头,但最终无一人辞职。一些年轻公务员称,考虑到稳定、待遇、家庭等因素不会选择辞职。基层公务员称,我们工作很忙,而且是重复工作,很枯燥。(2月13日《河南日报》)
自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以及开展“反四风”运动以来,公务员们的日子不可谓不难过。河南商报的此项调查很有意思,有超过六成的年轻公务员动过辞职念头,但落实者寥寥,欲走还留何解?
第一,就业形势严峻。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比宁夏省总人口还要多。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的毕业生人数将高达727万,真可谓“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受此影响,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热度依旧不减,录取比列堪称“百里挑一”。艰难得来终不舍,与其说年轻公务员们不敢辞职,不如说“不忍辞职”。
第二,家族压力巨大。受长期以来“官本位”思想影响,“家有公务员”对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荣耀意义不亚于光宗耀祖,年轻人丢掉“金饭碗”会面临家族长辈巨大的压力。河南小伙刘献炜放着检察院的“铁饭碗”不捧,跑去当“卖菜哥”,即使年收入达到了二十万元,但辞职举动依然让老父亲愤怒异常,两父子几乎“断绝关系”,3年来只见了3面。
第三,职场能力下降。日前一位在上海市级机关工作了7年的80后公务员辞职引发热议,称自己能力只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只有“领导加同事”,深深感觉自己是个失败者。这段告白反映出很多年轻公务员像极了“温水中的青蛙”,当他们抱怨坐机关、下通知、写材料、跑腿办事等工作简单枯燥时,也对体制外朝不保夕、以能力论英雄的职场怀着某种恐惧。安逸、稳定的环境把他们慢慢“煮熟”,想跳出来却又没有奋力一跃的能力和勇气。
很多人说,公务员行业是一座围城,外面人的看着里面的好,里面人的却向往外部的自由。但笔者认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不管是走是留,我们的年轻公务员都要首先梳理清楚自己的价值观,想清楚自己的志向是什么。如果你有志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那就少一些抱怨和不满,多一份敬业和奉公。如果你立志于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那就勇敢地去商场上飞扬搏击。
美国《企业家》杂志有这样一段发刊词:如果我有幸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名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公民,因为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痛苦万分。
一百年来,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但这段发刊词所承载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作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却从未改变。我们呼唤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重新回到年轻人的身上,但年轻人首先要想清楚,你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好了就快出发吧,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稿源:荆楚网
作者:晨龙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