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5月1日起,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患者住院时须和患者签订不收、不送“红包”协议。各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须设立统一投诉电话,并印刷在协议书上,医患双方的协议书,要纳入病案管理,归档保存。这是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医患双方签署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的通知》中获悉的。(2月21日《京华时报》)
据悉,国家卫计委还在通知中给出了医患协议书参考文本,包括两部分,一是医院承诺秉持平等、仁爱、诚信的职业精神,以患者为中心,尽心尽责为患者治疗疾病。廉洁行医,不接受患者及其家属的“红包”、贵重礼品。二是患者承诺积极配合诊疗活动,如实提供病史等信息,尊重科学,对疾病诊断治疗中客观存在的危险作出慎重理智的决定。尊重医务人员,服从管理和安排。不向医务人员送“红包”、贵重礼品,共创廉洁和谐的医疗环境。
医患之间签协议书,这种做法其实并不新鲜,据我所知,在不少地方医院早已实施,至于效果大家心知肚明。医患签协议,国家卫计委的初衷显然没问题,对医生来说是一种警示,对患者而言也是一种提示和约束。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指望医患之间一纸协议根治医患关系顽症显然不现实。
根治医患关系顽症,首先必须找到问题所在。当下,医患关系紧张是是一种普遍现象。医护人员被打伤、甚至致死的恶性事件频频上演,医护人员打病人的案例也有发生。客观地讲,个中原因十分复杂。既不能简单地将少数患者定性为“医闹”,也不能粗暴地指责医生护士没医德。医患关系紧张,有整个社会大环境的问题,但根本原因还是医疗资源匮乏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使然。因此,解开医患关系死结,重建医患信任,遏制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关键是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加大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入手,消除医患关系对立的根源,让人民群众共享医改成果。
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医疗是国民的一项基本保障。不用为看病犯愁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不久前,国务院医改办近日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尚未开展试点的省份,今年6月底前启动试点工作。这对于还没有享受医保的群体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利好。可以预期的是,那些因无法承受巨额的医疗费用而“锯腿自救”、“刻章救妻”的悲剧,将在城乡居民大病医保的保护伞下,不再重演。
另一方面,政府也要考虑医生的实际苦难。医生护士也是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们也需要承受不断上涨的物价,也要为自己的子女教育问题犯愁,甚至还要随时遇到各种不测。如何才能让医生安心为病人看病,也是有关方面需要认真正视的问题。
总之,解决医患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还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只有人人享有医疗保障,医护人员的劳动得到尊重,医患关系才能从根本上变得和谐融洽。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卫斌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