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简政放权正是激发市场、社会创造活力最直接的改革举措。(人民网3月3日)
简政放权,是针对政企职责不分、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的状况,为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而采取的改革措施,最早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阶段提出来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简政放权再次成为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和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当然,这次的简政放权与以前大不相同,不是简单地分开,而是要大幅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把政府不该管、事实证明也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务真正交给市场和社会,充分挖掘民间和市场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经济建设,政府专心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
简政放权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过去,谁有审批权,谁就能卡别人的脖子,因此,很多干部在办事的时候,不是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的标准来衡量,不是以提高效率为目的,而是凭个人喜好,甚至是进行权力寻租,人为地把简单的办事程序复杂化,导致行政效能低下,抑制了发展的活力,已经出现“饮鸩止渴”、“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危险信号。
形势的发展倒逼着我们必须实现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的分开,从热衷于“管、审、批”的管制型政府转变成致力于“扶、帮、助”的服务型政府,重点要当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守夜人”、维护社会和谐的“裁判员”、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以制度的改革完善来防范权力寻租、降低老百姓负担、激发社会活力,从而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可喜的是,一些地方已经做了很好的探索,比如联合审批、联合审查,理顺了各部门职责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又比如大部门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等,体现了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简政放权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仅仅依靠政府的自身还不够,还需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同时,党委还要加强监管,防止社会组织行政化、垄断化,甚至成为“第二政府”,从而做到“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毕竟“舍”的目的,还是为了“得”。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任君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