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一条帖子500元至2000元不等,每月结一次账,直接通过网上银行转钱……公关公司主动出击搜寻政府、企业负面信息后,再通过相关网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删帖,并支付一定费用。在此过程中,公关公司还成功拉拢到了一名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的民警。(3月26日新京报)
搜寻负面信息,删帖,支付费用,这一条龙服务被某些公关公司称作“危机公关”。当然,这种说法得不到法律的许可,也不能获得专业人士的认可。网络删帖充其量是畸形公关,其衍生的黑色利益链条,不但没有针对政府、企业的问题进行解决,反而会加剧危机,酿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事实上,不少人对删帖抱有幻想和信任,认为这不失为排解危机的好办法。这类观点其实诱使了公关公司的畸形运作,使其在利益面前与法律背道而驰。人们熟知的删帖无非是某些政府部门、企业为了阻止负面信息,“破财消灾”来维护自身形象。如此以往,某些公关公司会“在网上搜寻政府、企业的负面新闻,迫使有负面信息的政府、企业单位同意花钱找上述公司帮助在网上删除”,看似是公关公司在进行“危机化解”,实质上却是人为制造的假公关,戳中的正是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心虚。
这种心虚给删帖公司带来了巨大利益,“删一条帖子500元至2000元”的诱惑催生一整条利益链条。被曝出丑闻的政府部门、企业占据上游,是“金主”;公关公司在中游,左手拿钱右手删帖;网站是下游,被公关公司或内部人员肆意摆弄。当然,有偿删帖是受到法律约束的。根据《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规定,涉事公关公司可能构成对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而网站人员则可能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归根究底,官方和企业应改变一味堵塞负面信息的思路。如果仅仅依赖删帖来堵住网络这张嘴,那么负面消息必将从社会其他阀中溢出,尤其是新媒体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下。政府、企业或是个人,都应认识到现代意义的危机公关,宜疏不宜堵,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面对错误,更容易获得公众的理解。
破除普遍存在的“危机堵塞”心理,畸形公关也将不复存在,有偿删帖的利益链亦会断裂。这需要时间来完成,从法律的硬性规范,到网站内部的强化管理。制度治标,转变思维方能治本。
删还是不删,真的不是个问题。
稿源:荆楚网
作者:晏佳伟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