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千万,每年仅培养二三十名学生;学生出行坐飞机、住五星级酒店;上课有茶歇,免费提供咖啡茶点、毕业合格即可进入宝马工作……这些场景并非贵族学校,这是不久前网络上曝光的湖南一所公立职业院校“宝马班”学生享受的待遇。(4月1日人民网)
豪华“宝马班”被曝光以后,引发了外界不小的质疑。这些关注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是否过于奢侈浪费。二是这样“高大上”的待遇是否侵占了其他在校学生的资源。可实际上,用宝马公司的话说,如果员工自己都没有体验过优质服务,怎么能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这不过是他们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私人订制”的“宝马班”尽管有些奢华,但属于“私人订制”,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就能就业,对于学生来说是好事,也没有质疑的必要。
事实上,即使经过千挑万选进入了宝马班,也并不能一劳永逸,等待学员的是“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门课开课前,“宝马班”的学生必须进入网上课堂进行学习,考试及格后才能进入正式课堂学习。如果没有及格,则记黄牌一次。累计3次黄牌,学生就面临被淘汰的可能。宝马班看得见的光鲜背后是数不尽的艰辛、努力和付出。而这种自主学习加订制培养的教学模式,正是我国高等职业学校所欠缺的。
虽然学生上学期间就出门坐飞机,住五星级酒店,确实显得“高大上”,但用宝马公司的话说,如果员工自己都没有体验过优质服务,怎么能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这不过是他们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说到底,这是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品牌价值的需要。更主要的是,他们有为自己未来的员工“高消费”买单的实力,本不需要外界说三道四。
至于有人担心这种“订单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会不会就业面狭窄,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我觉得也不是个问题。对汽车行业来说,不管是营销、设计、维修还是其他的工种岗位,虽然各个品牌之间会有所不同,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相通的,不存在一个人修车只会修宝马,卖车也只会卖宝马的情况。所以,即便他们最后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到宝马公司工作,也同样不用担心现在所学未来无用武之地。
“私人订制”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校企合作,能够对接市场要求培养人才,无疑是一种创新。既然是创新,就难免有弊端,但衡量利弊后,再放大“利”、减少“弊”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应把目光投向“订单培养”模式,而不是豪华“宝马班”。如何充分完善这一模式、平衡效率和公平、放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才是当务之急的问题。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子铭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