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人爆料称,4月7日,她要乘坐CA1582从南昌赴北京,但因为晚到两分钟而禁止登机,而比其还要晚到至少5分钟的红会副会长赵白鸽却成功登机。该媒体人去理论,对方称,赵白鸽是国航终身白金卡会员。9日,国航党委书记樊澄被问到“爆料说有个航班延误了,就是为了等踱着方步的那两位领导”,樊明确表示,“这个对我们来讲是不太这么做的,也不会这么去做的”。(4月10日《现代快报》)
两位踱着方步的领导晚点7分钟依然登机,身为屁民的媒体人晚点2分钟却被禁止。一样的乘客两样对待,明晃晃的事实摆在眼前,国航书记却说“我们不太这么做”。此话一出,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搞笑。
即便是“终身白金卡会员”,享受的待遇也不应该以损害其他乘客的安全权为代价。按照国家规定,只要航空条件正常,时间一到,飞机就该及时起飞,不应耽误乘客时间。此外,舱门关闭后再纳入乘客的做法,会影响在机乘客安全,为国家所明令禁止。但这一次,红会副会长赵白鸽在舱门已关闭的情况下,晚点7分钟却华丽丽地登了机。按照国航说法,一是因为其为“国航终身白金卡会员”,二是“我们不太这么做”。这两种辩解等于在告诉大家:我们的终身白金卡会员是有很多超出规定以外的特权的、赵白鸽晚点登机只是偶尔现象,不值得大肆宣扬。笔者觉得,这种辩解就像是一个人将偷来的东西拿在手上,却对别人说“偷东西很不道德,但偷东西也有偶尔可以为之的时候。”自相矛盾,真让人忍俊不禁。
国航延误事件曝出后,公众的态度几乎是一边倒:网民和媒体纷纷发声,或揶揄国航掩耳盗铃的做法,或评论剑指国航的劣质服务与特权思想。
细想之下,小小的一次延误风波,竟引来众人齐声讨伐,其实是有历史和现实原因的。自1988年成立起,航班延误对于国航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总是以各种理由延误,虽然耽误了乘客,却从来没有一个领导站出来对乘客安抚解释。”“对乘客的气愤,国航方面永远紧扣着4小时赔偿的规定,不到4小时,知道乘客磨不起时间,所以永远是敷衍对付。”微博、论坛上,网友们吐槽的自己的国航延误经历,个个义愤填膺。
往日受到的劣质服务,本身就形成了刻板印象。再加上此次涉红会领导的延误事件,国航书记“我们不太这样做”的无力辩解,更让人感觉国航既没有对乘客的起码尊重,又缺乏诚意沟通。也就难怪公众不接受解释、心中不服了。
俗话说,要让人说好,还须多修善。想重拾公众对国航的期待,恐怕国航还需要破釜沉舟、积极改自己的革。
稿源:荆楚网
作者: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