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这条附有实拍视频的微博一由凤凰视频发布,立即引起了网络疯狂围观。内地游客、街头小便、冲突,这些敏感而又刺激的字眼串联起整个事件的主脉络——大陆夫妇不满港人拍摄小孩便溺,引发了双方“肢体冲突”。(4月22日中国网)
视频曝光后,凤凰卫视女主播闾丘露薇增加文字细节,披露“路人拍照,遭孩子父亲抢走相机和记忆卡,孩子母亲打了路人一耳光”。而后被网友证实孩子母亲并未打路人耳光,孩子内急憋不住才在路上小便,且有纸尿布接住。
虽然事实摆在眼前,但闾丘露薇仍然坚持:“不要在公开场合暴露孩子身体是做父母常识。”如果用专业的角度看待其观点,除了一些细节上的纰漏,似乎说得很有道理。但设身处地想一想,“不能随地大小便”的道德要求是否任何人、任何时候都适用?在文化观念差异的背景下,占据“文明优势”的一方就一定正确?
实际上,严苛的道德标准并没有普遍的适用性。人们常常认同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对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加以谴责。但这种谴责忽视了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就如这一当街小便的孩子,香港路人不明就里,就急着拍照谴责。当了解到是因为孩子内急,等不及厕所排队,且有纸尿布兜底,普通人都会宽容看待。这种“不文明”行为事出有因,旁观者都应看清楚事件全貌,不能一棍子打死。
这也就是网友们支持内地夫妇的缘由,即使这是一件“不文明”、“不光彩”的事,但以成人世界的道德文明标准强加给一个两岁的孩子,未免太不近人情。当然视频中的香港路人没有对孩子进行呵斥,而是对其拍照。可想而知,拍照片发微博,不仅能又一次谴责内地游客的低素质,也能变相地标榜自己眼中的道德规范。
在公共场合拍照并没有错,但对象和时机却不得不审慎。将矛头指向“不文明”的大陆游客,以此获得文化道德上的优越感,显然是一种不合适的动机。挑错、指责、拍照显现出了一种微妙的心理倾向,即站在文明的制高点将孩子作为不文明的靶子,借题发挥,甚至有种蓄意制造矛盾的意味。实际上,明明可以平心静气地沟通交流,却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制止“不文明”,既没有解决问题,方式也欠妥当。
若要避免“文明冲突”,只有摒弃所谓“地域观”,互相沟通和了解,才可能逐渐减少此类矛盾。内地游客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减少摩擦,不为港陆关系添乱。香港市民更应以包容的姿态应对内地游客,对待“文明问题”还需理性处理,放下既往的成见,以沟通指正代替围观指责,方能避免冲突,和谐处之。
稿源:荆楚网
作者:晏佳伟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