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别亚飞:是谁在乱动学术的奶酪?

发布时间: 2014-05-05 17:52:23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别亚飞  进入电子报

  2003年,张世友已本科毕业10年,其职称是讲师。也正是2003年12月,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张世友评上了副教授。此后,张世友发表了多篇在今天被指抄袭的论文。据网帖爆料,有4篇疑似抄袭的论文出现于2004年,3篇出现于2005年。至此,张世友共10篇论文被举报抄袭。(4月29日《中国青年报》)
  张世友从讲师一路抄袭到教授,此事件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大学校园本是学术聚焦之地,我国大部分高新高端技术皆来自于高校和研究所,本应该是文化精神象牙塔的校园,却屡屡出现教师抄袭门的事件,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论著目录附件材料》中,被列入的271篇论文至少有57篇涉嫌造假。当下学术论文造假已经达到了不可小觑的地步,是谁在乱动我们的学术奶酪?
  一是学术氛围的日趋没落。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的文章《对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中提出:“在当前社会上充斥急功近利、浮躁作假、一味追求物质利益的情况下,让教育回归它的本意显得更为重要,大学的制度应确保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倡导优良学风,弘扬大学精神。”我们现在大学的“土壤”不够肥沃,施用了太多的“化肥”和“农药”,教育者或领导的责任就在于要好好改良“土壤”,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使老师能安心教学和从事科研,学生能刻苦学习,培养才能。中国现在学术环境日渐没落,急功近利、金钱至上、职称至上的思想在某些大学校园里泛滥,其实中国近代最灿烂的学术环境当属民国期间,在当时的一个大转型的时代,很多学者并未因为令人目眩的时代剧变而眼花缭乱,而是立定脚跟,坚定不移地做一个学人,如著名史学宗师陈寅恪即选择的是以学术为安身立命之本,在学术中寻找自我、确立自我的价值,他所提出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其实就是对学术氛围和环境最好的诠释。
  二是论文评审制度的倒逼。不可否认,把论文发表当作一个职称评选的一个硬件之一,此举有其积极意义,有利于鼓励老师们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但是,近几年来,论文评审制度的愈来愈盛,尤其是论文发表的数量与评定职称、科研奖金等挂钩,使很多老师为了补齐这块致命短板,不惜重金找关系、找枪手代笔,甚至亲自抄袭,成为论文生产的机器,所以为了评职称而进行学术造假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抄论文者固然需要批判,但逼着大家都去抄的制度,更应检点变革。
  三是学术道德的日渐式微。在当前社会上充斥急功近利、浮躁作假、一味追求物质利益的情况下,让教育回归它的本意,使受教育者不光有知识,而且有完善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显得更为重要。1916年,梁启超在《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一文中写道:“盖四年以来,我国士大夫之道德,实已一落千丈,其良心之麻木者什人而七八。”同样,我国大学教师的学术道德也是整体下滑厉害,硕士抄博士,讲师抄教授,一路抄得昏天暗地,前不久甚至还出现过教师抄学生的丑闻
  大学是我国文化与科研的最后一片净土,治学者当有其“传道授业解惑”之面貌,当可不负“为人师表”之四字,所以,大学的教师应当有坐穿冷板凳、受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的一颗治学之心,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治学三大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别亚飞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徐芳)
关键词:抄袭;学术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