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杨怡:莫让保护“主义”滥作情感的宣泄

发布时间: 2014-06-11 13:56:26  来源: 荆楚网  作者:杨怡  进入电子报

  距广西玉林民间的“夏至荔枝狗肉节”还有11天,玉林市区绝大部分的食狗餐馆已将所有带“狗”字的店名和菜单或掩盖或铲除,以避免刺激前来玉林抗议的爱狗人士。(中新网 6月10日)
  环保公益组织的发展,普及了公众的环保知识,促进了社会整体环保意识和素质的提升。然而,组织规模的扩张与其成员专业度的提高并不成正相关的发展趋势,这使得借保护“主义”之名行个人情感宣泄之事的误解得以存在。狗肉禁食的局面本质上是否代表着理性与正义,值得反思。
  我们看到,抵抗广西狗肉节的爱狗人士,其职业背景参差不齐,其专业素养的层次也并未查证,而与其行为相应的社会反应是涉事餐馆对狗的全方位敏感,甚至是让“狗”字从公众眼前消失。如此做法,是否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多少年来长期沉淀与塑造出的民族习俗和饮食文化来说,食狗肉本蕴涵着老百姓果腹、情感依托等复杂的身心需求,若非滥杀、残杀、虐杀动物,那么并不无食用的道理。自然界进化论和生物链法则进一步予食狗肉的行为正当性以佐证。形如“人-狗-猪-草”的食物链本身契合进化论,也象征着自然生态的平衡,乃至有序。
  热衷于“狗肉节”的人们也并非“冷血之士”,而冠以“爱狗人士”之称的人们也无法回避其正常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即使克制对食狗肉的自然欲望,让“狗”挑动着今天人心中的敏感之弦,也无法保证人的天然需求没有在变相地“侵害”另一类族群。“禁食狗肉”与“狗肉节”所宣扬的思维皆不可走入各自情感指向的极端。因此,一味的抵抗或主张食用狗肉的思维并不可取,关键在于营造出人与狗之间适度而理性的相处衡态。
  此外,近年来言论自由和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让“沉默的大多数”感受到了“发声”的趣味与作用力。但在社会理性并非高度发达的大环境下,并非所有人都掌握了“发声”这门学问,学会理性而非行情感宣泄只能,社会情感难免遭受到非理性、非正义的外力左右。
  保护“主义”旗帜的高举切不可成为打到任何一方的棍棒,剥夺人享受正当需求的权利。人们要厘清保护主义与宣泄式情感间的界线,才不违背保护主义本质上的追求。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怡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张城)
关键词:玉林;狗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