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樊建飞:要理性看待地域歧视行为

发布时间: 2014-06-14 17:23:47  来源: 荆楚网  作者:樊建飞  进入电子报

  “广东人看全国人,都是穷人”“上海人看全国人那都是乡下人”“那么哪里人看全国人都是基层呢?嗯……北京人!”今年5月,音乐剧《Q大道》在北京上演,幽默地探讨了地域歧视的话题,引来了观众阵阵笑声。(6月13日人民日报)
  地域歧视现象一直存在,围绕地域歧视的争论也一直都很激烈。诸如:“河南是全能神教大本营”,“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民是教练,总部设在驻马店”,“上海男人就是小气”,“四川男人怕老婆”,“东北人容易惹事儿”,某市是“假结婚之乡”,某县是“电信诈骗之乡” ,某地是“开锁盗窃之乡”,某地是“盗窃沿街商铺之乡”,某地是“职业要饭之乡”等等,此类皆可称之为地域歧视。常见的还有什么城市人看不起农村人,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浦西人看不起浦东人,苏南人看不起苏北人,京北人看不起京南人,东部人看不起西部、中部人等等。
  其实,穿插在求学、就业、婚恋的人生片段中,地域歧视真切地发生在一些普通人身上。按说如今的社会已经非常开放,不再是原来的闭塞状态,人们应该更容易获取真实信息,更应该增进彼此了解,但地域歧视非但没有消除,还出现了愈演愈烈之势。
  这样的歧视行为万万要不得,这与社会和谐公正之道背道而驰。地域歧视会对特定人群造成心理伤害甚至是实际上的负面影响,更容易加剧人们之间的隔阂,特别是借助于网络这种平台,人人都有“麦克风”,更容易导致地域争端的扩大化,甚至出现裹挟大量普通人引起数以亿计网民参与的“骂战”现象。
  地域歧视在近些年比较集中地凸显出来,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可能与中国人口流动性的快速增加有关系,也可能与国人习惯性地给一些不好的现象贴上“地域”标签有关系,还可能与大家对全国各地的文化风俗存在误解有关系,更可能与中国人常有“盆地意识”与“小农意识”有关系。但不管如何,地域歧视可能都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但不否认其存在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防止其扩大,特别是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不合理、不完善的制度,不应该让其成为引发偏见、歧视的源头。
  其实前几年就有不少专家在呼吁,希望我们国家尽快出台《反歧视法》。除了从文化上增进了解并提倡包容之外,依靠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也是反对地域歧视的一剂良药,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消解地域歧视,还需要打破资源分配不合理不均衡的局面。地域之间资源分配上的不合理,发展的不均衡,直接导致地域之间一方对另一方的优越感,加之户籍制度更强化了这种区域间的差别。
  当然,增长极理论告诉大家,地区之间不均衡发展是经济常态。但当一个国家区域之间差距达到一定程度,贫富悬殊到一定程度之后,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中国新一轮的政治经济改革势必将“均衡”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通过改革着力破解城市与乡村的不均衡、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不均衡问题。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消解地域歧视的存在。
  稿源:荆楚网
  作者:樊建飞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杨虹磊)
关键词:理性;地域;歧视行为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