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河口县有一个名为“中国—东盟河口国际旅游文化景观长廊”的项目,这个2011年2月完工的项目被当地誉为“边境明珠”,总投资额为2.7亿元。但在3年之后的2014年5月23日,该项目却开始动工拆迁,拆迁补偿费用保守估计要3亿元左右,高于它的建设费用。(6月20日 《郑州晚报》)
5.7亿,无论是对个人还是政府都不是个小数目,大多数人忙忙碌碌一辈子都赚不上这个数字的零头,甚至有些县区一年的财政收入都没有这么多。但是在云南省河口县,这5.7亿在三年里就灰飞烟灭了,不能不令人痛惜。5.7亿,能做的事情太多了,投资到任何一个领域,都能做出一番成绩来。至此,不能不问,官员的脑袋进水了么,为什么要这么“烧钱”?
为什么如此“烧钱”?答案是官员没有责任心。
做个假设,如果新闻中这一建一拆的5.7亿来自官员自己的的钱包,这个“文化长廊”、“边境明珠”还会在三年内大建大拆么?当然不会。任谁花这么大一笔钱做一件事,都会三思而后行。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官员会在三年内建了又拆呢?赵本山的小品里有最好的回答,问:痘痘长在哪里不用你操心?答:别人脸上。同理,官员花的5.7亿,不是自己的,而是“公家”的,所以不心疼。
“公家”的钱从何来?来自芸芸百姓。众所周知,财政的主要来源是税收,政府花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是百姓的辛勤劳动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款的主要方向应该惠及百姓。但是“文化长廊”的建和拆,让我们看到的除了劳民伤财外,还有就是政府对公款的不负责任。反正是“公家”的,大不了拆呗!况且在建和拆中,公权就有了买卖的空间,公款也苦中饱私囊,否则,为何在多名当地官员反对的情况下,“当地主要领导”却“力排众议”呢?
除了对公款的不珍惜、不珍视之外,规划的“短视”也是官员没有责任心的佐证。自家搞装修还是慎之又慎,2.7亿不是个小项目,为何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呢?城市规划非小事,小到路灯的距离,大到街道的宽度、下水管道的铺就、建筑的格局都应该放眼长远,才不致修修补补、拆拆建建。
河口县“文化长廊”的短命并非个案,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50年罕见、30年普遍”, 不及国标规定最低使用年限的60%。造成“短命工程”的背后,很大一部分在于政府责任心的缺失:盲目攀比GDP,花公家的钱如流水;规划短视、不思长远,视大拆大建为平常事。
政府的权利是百姓赋予的,行使好手里的权利是对百姓负责任的表现。5.7亿“短命工程”公款的挥霍无度,不但寒了百姓的心,更使政府的责任心碎了一地。
稿源:荆楚网
作者:狄若薇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