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早上4时57分36秒,一辆救护车风驰电掣,从江北抵达南京长江隧道收费站口。看到救护车亮着警灯,打着双跳,鸣笛呼啸而来,许多正等着长江隧道5点才开闸放行的社会车辆纷纷让行。救护车响着警笛停留两分多钟后,道口5点整准时开启,40秒后救护车通过道口,10分钟后抵达儿童医院。(6月26日 《现代快报》)
南京长江隧道5点才开闸放行,这规矩不是一天制订也不是当天才执行,更何况凌晨1点至5点是隧道封闭维保时间,贸然放车辆通行,谁能保证不会撞到维保人员和设备?理由如此冠冕堂皇,想来,说他们几句也是白说。况且,按隧道管理方的说法,人家的14号车道和16号ETC车道疏导员都欲开闸放行,前者是因救护车司机未能看见疏导员招手示意,后者则因救护车已无法变道。如此,南京长江隧道好像也并不就是铁板一块,无情无义到生死攸关时刻,还刻板着死搬教条,提前两分多钟开闸都不可通融。
但是,假话终究真不了。人家的应急预案表明,即使就是正在封闭维保中,有了非常特殊情况并提前通知,车辆也照样可以通过隧道。如亚青会期间临时警卫、保障、迎宾任务等需要,都是通行无阻。只不过这“非常特殊情况”,目前尚不包括救护车、消防车罢了。这小众和大众的问题没有考虑周全,因而,南京长江隧道管理方在此事件中还是应该承担一定责任。
我很不明白的是,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交通“规矩”,怎么到了隧道管理就各行其事呢?所以,我特别惊诧于参加这次急救的浦口区中心医院急救医生陈建斌说的一句话:南京应该向徐州学习,建立救护车畅通机制,所有高速、桥梁收费口,救护车随到随过,不用排队。原来,隧道管理还没有实现全国一盘棋,徐州的好东西,南京北京天津可以没有或者也许根本就没有。徐州的好“规矩”,相应管理部门怎么就没有全国推广,各地参照执行?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缘于这过江的隧道虽然多,但产权各异,管辖地不同,各家的地盘各家说了算。
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这是无数次血的教训换来的交通准则。放在平时,隧道口、高速路口等上几分钟,谁若说个三长两短那就是矫情。医学上有个“黄金十分钟”说法,早一点把患者送到医院,也许就能挽救一条生命,所以,对于十万火急的救护车来说,这是一条生命通道呀,一分钟也耽搁不得。120急救车被拦在南京长江隧道口近3分钟,令人深感遗憾并企盼下不为例。
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尽快给隧道通行立规矩!很显然的是,医生陈建斌一句“南京应该向徐州学习”表明,有关部门在过江隧道的管理上滞后了,实实在在有必要给一道道经营着的隧道颁个统一的“紧箍咒”。
稿源:荆楚网
作者:冷雪峰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