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日获悉,文化部近日发文明确,将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监管和引导,对国内各级各类艺术团到金色大厅等国外著名演展场所或国际组织总部办公场所“镀金”现象予以坚决制止。(7月9日新华网)。
近几年来,无论是演员个人,还是演艺群体都无不绞尽脑汁的想着去国外演出,金色大厅俨然已成为 “世界音乐圣殿”的代名词,仿佛只要登上这个舞台,就意味着个人或团体的音乐造诣获得了国际认可,回国后,就可以理所当然的成为大师级人物了。
越来越多的演员及团体用政府的资金,租用金色大厅演出,希望借此“镀金”,一人的费用近两万。动用政府经费,缺乏艺术水准,演出派送赠票都少有光顾,这种现象从一开始让国人好奇新鲜到了如今的嗤之以鼻。
搞文化,搞艺术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扎实的功夫,靠高质量高品味去赢得市场。漂洋过海的艺术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文化“镀金”最主要的目的是去外面学习,而不是指在外面演唱了一首歌就成为了大师艺术家那样子的,熟不知,想要提升个人的专业水平,基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个人自己。把“镀金”的模式当成自己扩大影响力、捞取名利的捷径,这样的演艺人员及团体永远都是最低级的。从一定程度上讲更是对文化的一种亵渎。
对文化亵渎的“文化镀金”是不可取的,万万不可以去效仿,应该严格予以禁止,否则这股风气会愈演愈烈,后果不堪设想。文艺团体更应着重在提高自身表演技能、拓展文艺形式和内容上下功夫,这样,远远比“文化镀金”要好的多。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吴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