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张松超:家长给教师送礼的“囚徒困境”

发布时间: 2014-07-21 08:53:07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张松超  进入电子报

  近日,教育部发布《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吃请等问题划出“6条”红线,旨在引导教师以律己而育人。今年暑假,如有教师参加由家长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将会受到通报曝光、甚至撤销教师资格等处罚。(7月20日新华网)
  自从2010年以来,教育部4年发布了5次禁令,规定教师廉洁自律、不准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等财务,可在现实当中,尤其是教师节和春节,家长给教师的“送礼风”并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是愈演愈烈。据有关调查显示,仅有10%的家长和孩子不会给老师送礼,而100%的教师则表示自己收到过礼品(2010年9月7日《扬子晚报》)。
  费孝通曾在中国差序格局的研究中指出,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当中,都知道人情往来和关系网络的重要性,而“关系”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是通过无止境的礼物互动、交换网络等促进并发展的。因此,家长给老师送一些小小的礼品,表达一下谢意,应当是一种正常行为,更何况尊师是中国的传统,礼品作为情感交流的载体是必不可少的。
  但家长给教师送礼饱受诟病,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因为这种行为的目的,俨然已经不再那么纯洁了,它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情感交流,而是演变成了一种家长之间的比拼,1000元、2000元……不少家长可谓是一掷千金,送礼买心安,害怕会因为自己没有送礼而影响到了老师对自己孩子的看法。
  在这种不对称性礼物交换中,不排除一些缺乏基本职业道德素养的教师,会出现公然向家长索要礼品的行为,更甚者会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但不得不说的是,这种人真的只是一小部分,不能一概而论。而礼物交换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家长在这一环节的博弈当中,陷入了“囚徒困境”。
  这里所谓的“囚徒困境”,其实主要指在送礼的博弈当中,无论出于何种考虑,都必须做出“送礼”这一选择。一者,别人家长给老师送礼而自己不送,自己的孩子肯定会受到不利的影响;二者,自己给老师送礼而别的家长不送,自己孩子自然会受到好的影响。通过这样的分析,最优化的选择自然就是送礼了。而在这个博弈当中,家长需要得到的是教师手中所掌握的有形或者是无形的教育资源,这对自己的孩子来说自然是最重要的。
  不得不说的是,全都不送礼才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可问题就在于家长之间人心不一,行动不一致。这么多家长,任何一个人送礼都会打破利益的平衡,都害怕别的家长送礼,会让自己的孩子吃亏,也就倒逼着自己去给老师送礼,此时也不求能让自己的孩子占便宜了,最起码不会吃亏,这也是一种安心。
  基于此,我们不难发现,让家长走出给教师送礼的“囚徒困境”,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畅通。这里的信息畅通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学校的事务要向家长透明公开,让家长有便捷有效的投诉渠道,从而加强对教师行为的监督,那么家长对是否送礼自然就有了一个较为宽松的选择空间;其二,学生家长之间要加强联系,畅通信息交流渠道,从而对像和老师沟通这样的事情,能够行动一致,最终维护受教育者的权利。
  说到底,家长给老师送礼不是不可以,而是要在适当有度的前提下,保障目的的纯洁性,切不可成为一种盲目的比拼,最终再让自己陷入“囚徒困境”中不能自拔。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松超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家长;送礼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