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一年级语文教材对古诗进行调整,引发网友对“减负”、“文化传承”等话题的关注。有专家呼吁,作为一种童蒙教育,古诗词未必是负担,应让孩子更早接触。(9月17日人民网)
这样的现状,颇令人惋惜。要知道,那些美妙蕴藉的诗词诵读,不单培养出中国孩子典雅的表达,更能滋养出丰富的文化底蕴。目前的基础教育,国学的内容太少,除了语文课本中的零星古诗文,中小学生已经少有亲近国学的机会,上了大学,术业有专攻,离国学更为遥远,他们对诗词、歌赋的隔阂,就不足为奇了。
“减负”不能减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部分,古诗词的教育传统,在当今不仅不应该减弱,反而应该加强。古代的优秀诗赋及其文化元素,还需大力扩展,同时还可以加入优秀的儿童剧也要有传统文化主题,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能焕发生机。
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才是最关键。古典诗词有节奏有韵律,这是一种启蒙教育,应该让孩子们上小学前就接触,这样也容易培养出兴趣爱好。现代小学语文课本,一方面,要有今天的现代白话文;另一方面,一些诗词并不难懂,将其选入课本是非常适宜的。而且由于诗词的音律之美、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易于背诵,往往能让学生背下来,一生受益。
文化基因,记录着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语言、艺术、思想、文化、历史。一个曾经落后挨打的文化古国,在经济高速起飞之际,暂时因无暇回顾而失落了国学这还能理解,但是,当物质生活逐渐丰盈,对文化基因的追寻,就迫在眉睫,必须从孩子开始。否则,在基础教育中被疏离于中华文化之外的孩子,等于被文化之母遗弃。“无根”,则必有文化抑郁与惶惑,又怎能以健康包容的心态,坦然自处于世界文化之林?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诗语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