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王瑶:用大学精神驱散年轻人的暮气

发布时间: 2014-09-18 08:35:30  来源: 荆楚网  作者:王瑶  进入电子报

  昨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主吴良镛院士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一步缓缓走上人民大会堂的报告台。他用35分钟站着讲完了以《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就在吴老做报告的过程中,大批后排的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当天,台下坐着的是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9月17日《人民网)
  不知那些趴在桌子上睡觉的学生是否个个都有吴老的学识和人品?如果不是的话,能够有幸聆听著名院士的报告却不用心,反以睡觉这种方式来进行无声抗议,这是否是一名“研究生”应有的求知态度?92岁的高龄院士坚持站着作报告,而台下的学生却作出让院士伤心之举。鲜明的对比想必也已刺痛民众的神经,当不少院士都拿出“老当益壮”的精神时,为何年轻一代却早已暮气沉沉?
  之前,有“扫地僧”之称的李小文院士因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彰显了院士的风采;此次,吴良镛院士更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再次昭示院士的伟岸精神。能成为院士,其在学术造诣和精神品格方面自然有值得我们敬仰的地方。对于这些大师级的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将使我们深受教育,甚至能够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能够有机会与大师面对面,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对于台下新入学的研究生们而言应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如此宝贵的机会却任其溜走,这实在不是“研究生”该有的态度。
  能成为首都高校的研究生,学识自然不是问题。但问题是,面对大师级人物的精神品质,为何还会有人选择倒头大睡?是真的听不下去了,还是自己根本不屑听院士的唠叨?对于当前的年轻人而言,很多人已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老气横秋。对学业百般应付,对工作得过且过。即便有机会去聆听一些大人物的报告,也全然不放在心上,依然用随意的态度进行应付。这种现状的原因,既有当前高校精神的缺失,但更是大学生本身信念缺失、精神世界真空的表现。没了对伟岸精神和高贵品质的向往和追求,读再多的书也只是年龄和知识的增加,而个人的精神世界却始终原地踏步。
  这场报告其实更像是一盏警示灯,从中照出了老一辈学人和当代大学生的差距。在老院士作报告的过程中睡觉,说轻了是对老院士的不尊重,同时也是对渊博学识和伟大人格的不尊重;说重了便是理想信念的缺失。作为社会的精英分子,研究生应当是很多人羡慕却不可得的身份。但成为研究生不意味着真正就能做研究了,只有真正向大师看齐,学习他们淡泊名利和执着坚持的品质,研究生们才不会辜负“研究生”的身份。
  当然,各个高校也当从中反思。前段时间,社会热议各高校的校训和精神。大学精神,就是本校学子的指明灯,指明了高校培养人的方向和目的。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反映了高校精神的流传度和认可度。从此事件中看,很多大学生其实并未将大学精神的教诲记在心间。这既是大学生本人态度的问题,更是高校育人方式的问题。那些熟睡的学生们给了其所在高校狠狠一记耳光,只有真正点燃大学精神的火把,让大学精神深入学生心间,类似事情才不会再次发生。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瑶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杨虹磊)
关键词:院士;演讲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