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官之际,晒出了对各地“政绩工程”的治理清单:全国叫停663个“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存在弄虚作假的436起问题中,共有418名个人被查处。这是中央首次大规模叫停“政绩工程”“形象工程”。(10月14日新华网)
摆花架子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仅令群众深恶痛绝,造成巨大浪费,而且在被曝光处理或者决策官员落马后,还继续成为纳税人需要填补的“钱窟窿”,遗留诸多难以化解的社会矛盾,这应该引起各地领导干部的深刻反思。
笔者认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之所以屡见不新,其大致有以下两点原因。其一,“政绩观”偏差。有些地方不顾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实际需要和财力困难,急功近利,贪大求洋,追求所谓的“名片效应”、“施政亮点”,盲目追求大广场、宽马路、大草坪、大高楼,搞了大量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既劳民又伤财。其二,“红眼病”作怪。有的城市在竞争追求活力过程中变了味,一味地为了竞争而去竞争,进而出现了一些城市建设违背国情、盲目攀比,超越资源环境、经济承受能力和群众的实际需要。比如看到别的城市有主题公园,我也建主题公园;别人有高杆灯,我也要高杆灯;别人修宽马路,我也要修宽马路”之类的“红眼病”,这就形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其实,一些官员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之所以乐此不疲,还暴露了某些官员的权力显摆与奢华作风,把造豪华工程当成是领导魄力和地方形象的攀比对象,甚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背后还存在一系列的违规、违法勾当。从目前纪检监察部门公布的不少相关案例来看,很多官员的落马都与规划与房地产有关。
去年,中组部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以具体过硬的措施,把中央关于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的要求落到了实处,树立了政绩考核的新导向。但要真正给“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戴上“紧箍咒”,还需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好“组合拳”,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发展观念。
目前,一些明显失当的工程被曝光后,多以决策失误、调整等理由一笔带过,只整改而不追究。因此,对当初拍板此事的责任者要查清责任,依法处理,严厉追究其追究,决不能让“念歪经”者毫发无损,拍拍屁股就走人。同时,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教育、问责都很必要,但终归离不开严格预算审查、审计和责任追究等刹住“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制度。另外,解决“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问题,根本还在于完善政绩考核制度。这需要从由上而下主导的考核模式,转向开放、多元,以民意为基准的官员综合评价体系。比如,可以将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
任何城市的历史都是按照历史规律和城市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如果一味地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去硬性的打造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各个城市建设应突出各市的特色,只有准确定位,才能在城建方面保持自身发展的精华和灵魂,才能彰显个性,永葆城市生命力。同时,各级领导干部不要搞一拍脑袋,不要搞心血来潮,要多替群众所想,多释群众所疑,多帮群众所需,多解群众所难,把调查研究的过程当作为民解难的过程,把科学决策的过程当作为民请命的过程。
稿源:荆楚网
作者:安子州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