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教育厅日前下发《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中小学严禁组织月考周考,严禁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成绩排名。(12月23日新华网)
或许我们不应该怀疑山西省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决心,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却是:禁止周考月考等平时考试,自从提倡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一直都在三番五次地下文禁止,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禁归禁,考归考,禁令往往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很难在各级各类学校推行下去,而且这种“屡禁不止”现象产生的原因其实也并不复杂。
首先是高考指挥棒的原因。在目前来说,高考对于学生的作用无需赘言,而且也是考核教师、考核学校、考核教育部门绩效的最重要标准,还是展示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窗口,是检验一地党政领导是否重教的标尺。而高考要出成绩,则需要中小学教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怎样打好基础?除了督促学生努力学好相应文化知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反复训练他们的应考能力。“以考代练”,既能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训练他们的应试技巧、心理。“练兵千日,用兵一时”,就是对平时反复考试作用的最好总结。因此,为了成绩,为了政绩,学生、老师、教育部门、政府领导都对学校的平时考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如果发现有学校从不考试还要跟学校领导“急”——“你这样怎么能出成绩呢?”
其次是因为社会、家长的观念问题。当前社会最流行的对孩子的评价就是“考试成绩怎么样啊?”家长对孩子的表现最直观的了解也是通过考试成绩。如果家长发现学校不组织考试,也就无从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就会跟学校“急”——怀疑老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方法,怀疑学校的管理方式、管理水平……最终甚至会导致学生的流失,使学校遭遇生存危机……所以,为了迎合家长的观念,求得社会的认可,学校不得不低头。
其实,不管是高考指挥棒、还是家长、社会观念,最根本的却还是一个评价方式的问题。上级评价下级政府、政府评价教育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老师、学生……都需要一个最直观、最简便易行的数据,而这个数据的最好的来源方式就是考试,而离开了考试,采取其他的评价方式则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被打上“不公平、不公正”的烙印,遭人诟病。由此,考试成为最好的评价方式,屡禁不止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何才能让“禁考” 禁令不成空文?在笔者看来,首先还得从提高全民素质着手,培养全民法制意识,强调诚信品质,依法治教,公平公正,这是素质教育能否真正在落实的前提。其次,改变评价方式,用能够令人信服的除了考试之外的方式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这是一个艰巨的工程、也肯定会有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我们不能畏难不前,必须有忍住阵痛、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决心,不能因一时的得失而迷失。只有跨过评价方式的难关,才能真正改变学生、教师、家长、全社会的成绩观、成才观,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走上阳光大道。到那时,考试又何须再“禁”呢?
稿源:荆楚网
作者:周卫军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