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少放点鞭炮!让我老伴早回家过年!谢谢体谅!”两名环卫工手举心愿卡的图片近日引爆网络和朋友圈,一时间,网友们极尽娱乐精神,在网络上炮制出各行各业的“早回家过年”版本,成为热门话题。此后,经过一众“大V”的呼吁和转发,便在网上火了起来,并大有“被玩坏”的趋势。(2月6日《南方都市报》)
得益于网络的自媒体时代,因表达的影响力,给人们带来了表达欲望,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表达效果。然而,在网络上表达的各种情绪,并非有了网络才产生的。在没有网络的漫长岁月里,他们的喜怒哀乐也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宣泄,只是传播和影响力极其有限。要说“年轻人,少放点鞭炮!让我老伴早回家过年!谢谢体谅”的环卫工心愿,如果在早些时候,可能也只是某个环卫工对周边孩子们半真半假的劝告;要是对面正好有个很幽默的卖扫帚的老人,可能也会顺上一句“买把扫帚吧,再买点鞭炮,放完自己扫。”
事情可能就是那么简单。但经网络传播后,无非被按着这种套路复制和放大了。可能有人会把网络上的言论都当成了舆论和舆情,所以煞有介事地讨论起其中的意义或含义。实际上,在这其中,可以说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如果不包括由此带来的“喜感”的话。假如联系到是否对环卫工人的关爱,那么,即使不放鞭炮,环卫工人就能早点回家?而在绝大多数“PS”版本中,也都是无厘头的调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难或对立情绪。事实上,人们应该对这种网络上的恶搞并不陌生,不少公共事件,都会因其中的一个情节或一句话,被引申出各种搞笑段子。
个人觉得,人们利用网络,借助于环卫工“少放鞭炮早回家过年”图片,“PS”出各种“心愿图”,倒是给节前带来了不少笑声,一点也不亚于春晚上的段子。然而,可能是因为在网络上出现了一时的流行,某些“笑点”较高的人士,急于对此过度解读。其实,看着那些一本正经的说辞,简直像另一种冷幽默。就如在相声中的情节:一方在胡言乱语,一方假装信以为真,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基于网络的传播力,对相关信息的警惕是必要的。但对一些纯娱乐性的东西,就不必细究是不是正能量了,只要不带来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即可。就如人们在马路边喝一碗麻辣烫,有什么必要一定要知道给身体带来多少营养呢?这又成不了心灵鸡汤。难道舆论对环卫工“少放鞭炮早回家过年”图片一片唏嘘,同情和声援的呼声日益高涨,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就改善了,今年春节就不放鞭炮了?
因此,即使网络将此事“娱乐化”了,但在“寻开心”的主题上,还是传达出人们对于弱者的同情和关怀的价值,不会因为所引用的搞笑对象职业上的互为因果,而带来情绪上的对立。因为,人们还分得清这无非是说说罢了。就如中山大学校区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如南所说的,现在任何公共事件都可能被网友娱乐化,这也是一种必要的社会宣泄。“我们倡导的人可以认真地倡导,网民也可以继续狂欢。”所以,不必担心环卫工人的心愿被“玩坏”。
稿源:荆楚网
作者:知风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