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欧阳崧:麻痹疏忽心态是安检最大隐患
发布时间:2015-04-04 14:40:07来源:荆楚网

  2014年3月5日,武汉地铁运营公司通过本地媒体发布消息称,“武汉地铁全面提升安保等级,逢包必检逢液必查”。今年3月31日,武汉市市政府常务会通过了《武汉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乘客不接受安全检查的,安全检查人员应当拒绝其进站、乘车。3月31日至4月1日,记者先后走访武汉6个地铁站,经过调查发现,武汉地铁安检虽然设备齐全,却存在人为安全漏洞。(4月4日荆楚网)

  透过荆楚网记者的调查,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细节,水可以随便往地铁站带,大件物品也可以不用检查,即使报警器响,安检人员也可以无动于衷。来来往往的乘客,很多都不愿安检就进站,但没有受到任何阻拦。更可气的是,安检员居然在玩手机,这不是在引诱可疑分子进地铁犯罪?

  读者看到这里,或许会有所怀疑,这是进地铁站,还是进“菜园子”,安检就是这么不负责任么?

  武汉地铁每年通一条线路,这是令人振奋的武汉速度,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地铁人流量增加,安检工作理应更加严格。但貌似严苛的规定,执行起来却是如此绵软无力。整个安检是一个严密的系统,任何一个站口放进了可疑分子,就意味着整个地铁线路的乘客,都有被伤害的概率,这也就说明,只要任何一个安检出现问题,就意味着所有严格的安检程序都是徒劳。

  安检是用来防止危险分子的,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看到,“安检只防君子不防小人”,严苛的办法法规出台了好几条,而最不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居然是安检人员。显然,部分安检人员觉得检查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必要太较真,所有的安检工作都失去了意义,只是为部分人员安排了工作岗位。

  不同于武汉,长沙地铁安检,工作人员要将乘客的包打开查验,狭小的入口可以保证每位经过的乘客,都必须接受安检。遇到带瓶装水的乘客,其他地方的地铁安检人员,通常会让乘客打开瓶盖喝一口。相比之下,武汉的地铁安检瞬间被“秒成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安全隐患早就在这样的“自我安慰”中埋下。。

  地铁安检工作有其特殊性,乘客人流量大,如果严格安检可能会导致乘客滞留,如果安检人员数量跟不上,安检工作就更加麻烦。这或许就是“安全”和“顺畅”的博弈。但我们应该明白,既然设置了安检点,就足以说明,安全应该放在首位,如果只是为了图方便快捷,那就完全不必进行安检。

  什么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不是乘客带进的可疑物品,也不是可疑分子试图混进地铁,而是安检人员麻痹疏忽的心态。广大乘客们认为有安检点,会觉得地铁很安全,但安检人员如此“不作为”,实在令人心塞。倘若每位安检人员都能忠于职守认真履职,危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就会小很多,乘客的危险品和可疑分子或许根本就进不了地铁。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形同虚设的地铁安检,早就不是“忽微”的错误,而是严重的渎职,长此以往,祸患来临只是时间问题。如果真的出了安全事故,又会是一场问责,只是问责之后,谁来反思如今的“懒散懈怠”。通过观察诸多事故,我们发现一个规律:很多问题本身就早已出现,但却没有引起重视,最后终酿惨剧。而严格的管理,往往在悲剧发生后才会逐步跟上。这或许就是我们的管理文化——总是在悲剧发生后追悔莫及,而忘记了我们本可以“未雨绸缪”。

  当然,地铁安检确实要协调诸多问题,既要安全也要快速,但无论过程多么艰难,都不是麻痹疏忽、玩忽职守的借口。乘客需要看到安检人员一丝不苟的态度,这能给他们安全感,也能对可疑人员产生心理震慑。安检方式可以改进,相应的策略可以调整,但唯一不能更改的,应该是安检人员内心的责任和对安全的敬畏。安检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职责,望君履职时能放下手机,扛起责任。

  稿源:荆楚网

  作者:欧阳崧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